根据这份北京时间11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过去一年全球海表温度和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均达到历史新高。由于连续打破“最热”纪录,最近五年也成为全球海洋最热的五年。2023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比2022年高0.23摄氏度。科学家表示,这个小幅增温意味着海洋上层2000米的热含量比2022年增加了大约15焦...
报告指出,海洋表面温度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变量,能够影响较大范围的天气与气候,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数据,2024年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比2023年高0.07摄氏度。同时,来自不同研究机构的数据产品一致表明,2024年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也达到历史新高。“海洋变暖会引起一系列后果,包括推升全球海平面、...
这个是最重要也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影响因素”,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23年全球海洋环境变化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成里京告诉《知识分子》,“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是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它属于自然界的振荡,去年正好是较强的厄尔尼诺年,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相...
光明日报北京1月12日电(记者齐芳)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的国际研究团队研究显示,2023年全球年平均海表温度、2000米以上海洋热含量、海洋层结、海洋温度的空间不均匀性均是有现代仪器记录的最高一年。近5年,海洋连续打破最热纪录,而2023年9月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海温最高的月份。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
海洋温度上升,意味着其容纳氧气的能力下降,导致水中的氧气浓度下降。于是,虽然很难想象——但鱼淹死了。成千上万的鱼类死去,被冲上岸。生物学家将这些死亡归咎于水中的低氧含量。从最基本的层面上来说,随着温度升高,鱼类新陈代谢率也会上升。这意味着鱼类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和能量才能生存。生活在多变环境(...
对此,研究人员警告称,这一发现表明大堡礁正走向一个可能无法恢复的临界点,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最高1.5摄氏度。当海洋温度过高时,珊瑚会吐出生活在其组织中的为其提供颜色和大部分能量的藻类,并呈现出白色,这被称为“白化”。如果海洋温度不能恢复正常,珊瑚会大量死亡,进而威胁到依赖珊瑚...
以温度为例,一般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偏高0.5℃以上且持续6个月以上时,就会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当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海洋上热带气旋数量偏少但强度偏强,南美洲北部、澳大利亚、东南亚可能出现严重干旱,南美中南部则降雨偏多,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而我国往往出现暖冬,降雨一般呈现“南涝北旱”的格局。而当...
1、海洋温度的分布与变化对整个世界大洋而言,约75的水体温度在06之间,50的水体温度在1.33.8之间,整体水温平均为3.8。其中,太平洋平均为3.7,大西洋4.0,印度洋为3.8。当然,世界大洋中的水温,因时因地而异,比上述平均状况要复杂得多,且一般难以用解析表达式给出。因此,通常多借助于平面图、剖面图,用绘制等值线的...
海水温度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变化,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收支状况及其时间变化。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恒温层。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