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海南鼯鼠体形大,背部棕黑色,腹部乳白色,能依靠飞膜滑翔,所以海南鼯鼠也被叫做飞狸。海南鼯鼠是我国独有的珍稀物种,仅产于海南省。它们是夜行性动物,主要以各种植物的花朵、果实为食,通常生活在山地林区。(总台记者 朱永 叶飞)©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地理·中国]夜探雨林 发现海南鼯鼠 选集 更多 《地理·中国》 20250316 古村乡愁(二)·8 《地理·中国》 20250315 古村乡愁(二)·7 《地理·中国》 20250314 古村乡愁(二)·6 《地理·中国》 20250313 古村乡愁(二)·5
低泡鼯鼠也叫海南小飞鼠,是小型飞鼠。它们生活在森林中。通常利用枯木和高树的洞隙为巢穴,离地2—20米。夜间活动,以植物为食。低泡鼯鼠仅产于中国。外形特征 体长123—173毫米;尾长116—160毫米;后足长31.5—35毫米;耳大而裸露,长20~27毫米。颅长36.4—41.5毫米;颧宽23~25毫米;后头宽17.4...
近日,总台记者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拍摄到一只我国特有珍稀物种海南鼯鼠夜晚在树上觅食的画面。晚上八点多,记者发现一只海南鼯鼠在树枝间攀爬。不久,它采摘到一串野果开始啃食。从当时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出,海南鼯鼠后肢牢牢地抓住树枝,前肢则相互配合着啃食野果。只见它用锋利的牙齿轻松啃掉坚硬的果壳,吞食里面白色...
近日,总台记者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拍摄到一只我国特有珍稀物种海南鼯鼠夜晚在树上觅食的画面。 晚上八点多,记者发现一只海南鼯鼠在树枝间攀爬。不久,它采摘到一串野果开始啃食。 从当时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出,海南鼯鼠后肢牢牢地抓住树枝,前肢则相互配合着啃食野果。只见它用锋利的牙齿轻松啃掉坚硬的果壳,吞食里面白色的...
近日,总台记者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拍摄到一只我国特有珍稀物种海南鼯鼠夜晚在树上觅食的画面。 晚上八点多,记者发现一只海南鼯鼠在树枝间攀爬。不久,它采摘到一串野果开始啃食。 从当时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出,海南鼯鼠后肢牢牢地抓住树枝,前肢则相互配合着啃食野果。只见它用锋利的牙齿轻松啃掉坚硬的果壳,吞食里面白色的...
棕鼯鼠海南亚种(学名:Petaurista petaurista hainana),G. Allen于1925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拉丁目名:RODENTIA 中文目名:啮齿目 中文科名:松鼠科 拉丁科名:Sciuridae 中文亚科:鼯鼠亚科 拉丁亚科:Petauristinae 中文属名:鼯鼠属 拉丁属名:Petaurista 拉丁种名:...
【嘎嘎香!#我国特有珍稀物种海南鼯鼠深夜开吃播#[馋嘴]】近日,总台记者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拍摄到一只我国特有珍稀物种海南鼯鼠夜晚在树上觅食的画面。据悉,海南鼯鼠体形大,背部棕黑色,腹部乳白色,能依...
近日,总台记者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拍摄到一只我国特有珍稀物种海南鼯鼠夜晚在树上觅食的画面。 晚上八点多,记者发现一只海南鼯鼠在树枝间攀爬。不久,它采摘到一串野果开始啃食。 Flash Player插件未安装安装插件,如果已经安装请检查是否被禁用 从当时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出,海南鼯鼠后肢牢牢地抓住树枝,前肢则相互配合着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