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注释:那年七夕节,芸娘准备了香烛和瓜果,我们一起在书房(取名为“我取”)中祭拜天上的织女。 第二卷 闲情记趣 原句: “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一曰‘朱文’,一曰‘白文’。” 白话文注释:我刻了两枚印章,上面都刻着“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字样,一枚是阳文(即字凸出来的),另一枚是...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的一部自传体散文。它记录了沈复与妻子陈芸的日常生活与浪游各地的见闻。 以下是一段《浮生六记》的简单白话: “我(沈复)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我始终觉得,人生在世,应该有所追求,有所寄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和心爱的人一起,过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我和陈芸结为...
浮生六记翻译白话文 浮生六记原文及译文 01 夜深人静,窗外小雨滴答,突然想起李清照的一句名言: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不禁觉得自己有点“为赋新词强 说愁”了,就哑然失笑。信手拿过一本书,定眼一看,竟是我最 喜爱的《浮生六记》,就兴致勃勃地品读起来。 02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记叙了...
浮生六记(白话文) 浮生六记》选译前言闺房记乐第一节---我生于乾隆癸壬(1763年)未冬十一月二十二日。当时正值太平盛世,而且生在衣冠世家,居住于苏州沧浪亭畔。苍天对我的厚爱真可谓应有尽至啊!苏东坡曾云:“事如春梦了无痕”,对自己的经历如果不记之以笔墨,未免有辜负于苍天的厚恩。如今,思考《关雎》是描...
旧曾谙o创作的人文国学有声书作品《浮生六记》白话版,目前已更新11个声音,收听最新音频章节《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③。《浮生六记》是自传体散文。它由清代作家沈复撰写,记录了其个人生活和心路历程,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陈芸叹道:“宇宙之大,却同此一轮明月!不知道今天晚上,有没有兴致如你我夫妻这样的呢?”我答道:“夏夜纳凉赏月之事,到处都有,而女子闺房之中品论云霞,独具慧心而能参悟之人当也不少,但如你我夫妇同观,所品赏的恐怕并不在此云霞呢。”没过多久,蜡烛燃尽而月亮也沉下去,两人便撤果回房歇息。
根椐《浮⽣六记》⽩话⽂,《浮⽣六记》电⼦书在线阅读 浮⽣六记古⽂版卷⼀闺房记乐 浮⽣六记 余⽣乾隆癸未冬⼘⼀⽉⼆⼗有⼆⽇,正值太平盛世,且在⾐冠之家,后苏州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矣。东坡云:“事如春梦了⽆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
白话文译文:我记得自己童年之时,能够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还能够清楚地看到细微的东西。见到藐小微物,就仔细观察它的纹理结构,所以经常有超凡的乐趣。夏日蚊声如雷,我将它们想象成一群仙鹤在空中飞舞;心里一旦这样想了,成千成百的仙鹤果然就出现在前。仰首观看它们,脖子都因此僵硬了。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蚊帐...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
00:00 00:00 09:57 浮生白话-清明节特别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