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堰遗址,位于江苏省泗洪县四河乡潼河村,现存的部分在淮河的河床上。清光绪《泗虹合志》记载:梁天监十一年(514),梁武帝在淮河上修筑长达4.5公里的浮山堰,以抗拒北魏入侵,灌寿阳《梁书》记载:浮山堰工程浩大,动用20万人,历时两年。堰长9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深十九丈五尺。...
浮山堰遗址位于安徽明光市柳巷镇浮山村北,现存的部分在淮河的河床上。梁天监十一年,梁武帝在淮河上修筑长达4.5公里的浮山堰,以抗拒北魏入侵。遗址现存长约300米,黄土夯筑,宽15-50米,高约4米左右,出土铜箭头、铁剑等。堰的剖面是夯土层,现残存的部分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浮山堰遗址对研究古代水利工程、战争和军事设施...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浮山堰的兴建与溃决,这场工程浩大的水利工程,不仅耗费了国家的财力,还导致了无数民众的丧生。🏞️浮山堰,又称淮堰,是梁武帝为了阻止水流回灌寿阳而兴建的。工程由康绚主持,运用巧妙的技艺,历经两年才完成。堰坝的规模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使得淮水逆流而上。⚔️然而,就像剑有双刃一...
汉语词典> 浮山堰 一名淮堰。南朝梁天监中,为求壅塞淮水淹灌北魏的寿阳城(今安徽寿县),发军民二十万众,筑堰南起浮山(在今明光市北,北临淮河),北抵巉石(在浮山对岸)。始于十三年(公元514年)冬,十五年夏筑成。长九里,下广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树以杞柳,军垒列居其上。又凿湫东注以资宣泄。
浮山堰属于古代著名军事对峙设施,位于安徽省明光市、五河县及江苏省泗洪三县交界的淮河中下游小三峡(凤台硖山峡、怀远荆山峡和明光浮山峡)浮山峡上,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在淮河上修筑的拦河大坝,是淮河历史上第一座用于军事水攻的大型拦河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坝工程,史称“萧粱堰”。
美图来袭~带你领略雾中的明光浮山堰|我们的节日 雾中浮山堰 明光淮河段浮山堰 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船只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仿佛穿越时空隧道 远处的山峦被薄雾笼罩 宛如仙境 阳光透过云层洒落 金光闪烁 照亮了整个水面 这里的风景如诗如画 ...
以水代兵——浮山堰。公元514年—516年,南梁为了通过水淹攻克北魏寿阳城,异想天开一般的在寿阳边淮河下游近两百公里远的浮山峡修建了一座古代中国最大的水坝——浮山堰,浮山堰高40余米,长约四公里。浮山堰通过拦蓄淮河水的方式,在淮河流域制造了 - 在下林登万于2024040
浮山堰,又名淮堰,梁武帝欲阻水以回灌寿阳,使水工及祖冲之之子祖暅督察便宜,辞以淮土轻软,坚执不可。武帝更以康绚掌其事,旋施巧技,重费国用,役死相枕,二岁乃成。堰之规模,使淮溯流,独步当时。 夫剑之双刃,固能伤人,亦能自伤。浮山堰于天监十五年四月成,筑而不葺,是岁九月,溃,缘淮城邑,淹于水下,土...
南梁浮山堰:淮河巨坝的惨烈故事 在公元514年到516年之间,南梁为了攻克北魏的寿阳城,竟然在距离寿阳城两百公里远的浮山峡修建了一座古代中国最大的水坝——浮山堰。这座水坝高达40多米,长约四公里。通过拦蓄淮河水,浮山堰在淮河流域制造了一个长约二百公里、总面积达六千余平方公里的超大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