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节:来历与唐代浣花夫人任氏有关,习俗包括游浣花溪、泛舟;端午节:纪念屈原,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艾草;中秋节:源于祭月习俗,习俗为赏月、吃月饼、家人团聚 1. 浣花节溯源:成都地区特有节日,源自唐代浣花夫人任氏拯救百姓的传说,日期为农历四月十九。主要习俗多有泛舟游江的记载,宋代《方舆胜览》明确记载...
浣花节插花,除行之于岸边林亭外,家中应景表现所在不少。表现的不外齐谢朓诗“首夏实清和,余春满郊甸。花树杂为锦,月池皎如练”以及蔡襄“风下平池水晕开,池边露坐水风来。草香冉冉生吟席,云影飞飞度酒杯。荷叶偶成双翠盖,荔枝才似小青梅。人间静物两相得,月色苍凉始肯回”的清凉美意与钟爱之情。成...
🌸浣花节,起源于四川成都的浣花溪,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不仅会在岸边林亭进行插花,还会在家中摆放各种花卉,以增添节日氛围。🌼浣花节插花的花材丰富多样,包括安石榴、夜合、石岩、虞美人等众多花卉。这些花卉在插花师的巧手下,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插花...
1.亦作"浣花天"。2.成都旧时习俗,每年四月十九日,宴游于浣花溪畔,称"浣花日"。 [出处]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四月十九日, 成都 谓之浣花,遨头宴于 杜子美草堂 沧浪亭 。倾城皆出,锦绣夹道。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最盛于他时。予客 蜀 数年,屡赴此集,未尝不晴。
传统节日之浣花 水仙子 浣花日 四月十九浣花日 冀国夫人浣花祠 亲招勇士击敌寇 青史任氏女 丽服靓妆乘彩筏 泛舟浣花溪 宴游百花潭 百姓倾城
四月十九日浣花佑圣夫人诞日也。太守出笮桥门至梵安寺,谒夫人祠,就宴于寺之设厅。既宴,登舟观诸军骑射,倡乐导前,溯流至百花潭,观水嬉竞渡,官舫、民船,乘流上下,或幕㡩水滨以事游赏,最为出郊之胜。《清献公记》云:往昔太守分遣使臣以酒均给游人,随所会之,数以为斗升之节。自公使限钱,兹例遂罢...
任氏出生于浣花溪畔,故又被称为浣花夫人。为感念其恩德,成都百姓在浣花溪旁建祠塑像,将她奉为守护女神,并在浣花夫人生日那天举行纪念活动。宋时,这一纪念活动进一步演化成游乐庆典,“倾城皆出,锦绣夹道”。 到了元代,纪念浣花夫人的热情依然不减。费著的《岁华纪丽谱》就记载了成都太守的相关节日行程:“太守出笮...
“浣花时节归期近”出自宋代王之望的《寄制帅》。“浣花时节归期近”全诗 《寄制帅》宋代 王之望 五郡驰驱两月忙,少城春事杳相忘。鷅鹠鸣处韶光老,鹈鴂声中旅思长。曾为青山迂客路,莫偕红旆访仙乡。浣花时节归期近,犹及遨头共一觞。《寄制帅》王之望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制帅》是...
近日,由成都市青羊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都市青羊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的“2022首届浣花吟唱节”已启动,目前正在全社会范围内征集视频作品。 本次吟唱大赛比赛内容为:童谣、诗词和古文。要求依字行腔,唱腔曲调的运用必须与唱词的字音、字调相吻合,服装、情感动作符合吟唱主题,且有一定创意。时代不限,语言不限,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