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词作品,元丰四年(1081)冬天作于黄州。第一首写由雨转雪时临皋亭烟雨空濛、田野里麦苗青青的景象;第二首写醉梦醒来时所见的车辘印痕而思前夜二人用翠蔬、梅须下酒的情形;第三首用汉代苏武啮雪餐毡、东晋谢安为桓伊“揽须”等典故,写自己与徐君猷的交情及自己的感激之...
浣溪沙【作者】苏轼 【朝代】宋 译文对照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标签:感叹人生哲理宋词三百首小学古诗写景情感景色 出自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 ...
词的首句,“万顷风涛不记苏”的“苏”,当指苏州,旧注中的“公”,当指苏轼。这一句说的是苏轼未把苏州为风灾荡尽的田产记挂心上。词上片写词人酒醉之后依稀听见风声大作,已记不清何时苏醒过来,待到天明,已是一片银装世界。词人立刻从雪兆丰年的联想中,想象到麦千车的丰收景象,而为人民能够饱食感到庆幸。下...
浣溪沙宋苏轼全文、注释、赏析 1 [宋]苏轼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
浣溪沙 雨后雪 其一 北宋 · 苏轼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雨脚半收檐断线,雪床初下瓦跳珠。归来冰颗乱黏须。在一片青青的麦田上,覆盖着一层未苏醒的积雪。江南的云彩如同叶脉一般,悄然跟随在车轮之后。临皋的烟景,宛如一幅世间少有的画卷。雨脚逐渐收起,屋檐上的水珠断断续...
下面是关于浣溪沙苏轼原文及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低人渴漫思茶,呼救何况野人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
【作者】苏轼 【朝代】宋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糜鹿逢人虽未惯,猿揉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赏析 【注释】:原序: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 ,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
浣溪沙 感旧 北宋 · 苏轼 徐邈能中酒圣贤。刘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为谁连。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恨无人借买山钱。首句“徐邈能中酒圣贤”,徐邈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以嗜酒著称,苏轼借此形容自己或他人饮酒时的豪放与不羁,暗含对魏晋风度的向往。接着“刘伶席地幕青天”,刘伶也是魏晋名士,以放...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赏析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1】原文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