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化学系求是特聘教授黄飞鹤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科技部973计划等的资助下,一直致力于推动这一科学问题的解决。课题组当前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超分子聚合物、非多孔自适应晶体(简称:纳客;英文全称...
近日,浙江大学黄飞鹤教授课题组发展了一种使用环化来促进ISC和提高分子刚性的方法来改善烷基咔唑的低温磷光性质。相关成果发表于J. Am. Chem. Soc.(DOI: 10.1021/jacs.0c12659),论文第一作者为黄飞鹤课题组博士生朱黄天之,通讯作者为黄飞鹤教授、西班牙University of Malaga的M. Carmen Ruiz Delgado教授和浙江大学...
#人物与科研# 浙江大学黄飞鹤教授课题组:通过环化促进系间窜跃以增强低温磷光 @ChemBeanGo @浙江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73年出生。1996年7月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1999年7月获得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学位,导师为何平笙教授和阮德礼教授。2005年3月获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 ...
近日,浙江大学黄飞鹤教授课题组发展了一种使用环化来促进ISC和提高分子刚性的方法来改善烷基咔唑的低温磷光性质。相关成果发表于J. Am. Chem. Soc.(DOI: 10.1021/jacs.0c12659),论文第一作者为黄飞鹤课题组博士生朱黄天之,通讯作者为黄飞鹤教授、西班牙University of Malaga的M. Carmen Ruiz Delgado教授和浙江大学邢...
近日,我系黄飞鹤教授、高分子系毛峥伟教授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喻国灿博士团队,研制出一种构筑超分子多肽的新方法,其可控的多肽自组装拥有多种形貌并可用于癌症的光动力治疗中。这种新型药物递送体系,将光动力治疗的光敏剂-卟啉装入新型结构“潜艇”,进而给药直达肿瘤细胞。
近期,黄飞鹤课题组在ACS Materials Lett.上发表题为“柱[5]芳烃主客体识别诱导的单晶-单晶转换及其在水中己二腈的吸附功能研究”论文。 作者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带有萘官能团的共聚柱[5]芳烃,通过单晶衍射,在该共聚柱[5]芳烃的晶体结构中,其形成了一种线性超分子聚合物。然后,作者将该线性超分子聚合物的晶体浸泡在...
基于这个原理,浙江大学化学系李昊研究员和黄飞鹤教授紧密合作,在水中通过“一锅法”实现了基于亚胺键的手性三叶结的自组装。该工作得到了浙江大学化学系王林军研究组、浙江大学化学系潘远江研究组、厦门大学化学系Andrew C.-H. Sue研究组以及潘远江研究组的大力支持与支持。
《浙江大学黄飞鹤课题组在超分子聚合物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作者:董建华日期:014-09-0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060400、0774086、0834004、9107006、115417)等项目的
1.有机化学、高分子和材料等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有机合成技能和丰富的有机合成经验者优先。 2.硕士学历,年龄不超过30岁(有工作经历者可谈);身体健康,品行端正。 3.工作责任心强,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和交流。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黄飞鹤课题组-浙江大学 分子尺度实验室与浙江大学黄飞鹤课题组合作发表论文6篇; 6.Self-assembled amphiphilic janus double metallacycle. Wenbo Wang, Zhixuan Zhou, Jiong Zhou, Bingbing Shi, Bo Song, Xiaopeng Li, Feihe Huang* and Peter J. S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