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窑由唐代始,历辽金元明清各代,直至近现代仍在烧制陶瓷,在长城中段一带享有盛誉,在晋北已知的24处古代瓷窑中属于领军窑口,其土生土长的工艺风格极具艺术魅力。孟耀虎先生用“乌黑如漆、匀净细腻”来形容浑源窑的黑瓷,并指出这是刻意配制的。因此在学术上,浑源窑证实了黑瓷并不属于青瓷序列,而是晋北瓷窑...
山西省博物院-浑源窑白釉剔花罐 浑源窑历经唐辽金元几代,经过唐代前期的扎实基础到了辽金时期已发展成为北方地区较大的窑场,恰在此时辽王朝把大同升级为五京之一的西京,更加推动了浑源窑的生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使得浑源窑得到了更加的升华。大同博物馆-黑釉剔花缸 剔刻工艺是浑源窑的主打工艺,也是...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山西黑瓷在唐代已经出现,并且具有了相当的规模,烧制黑瓷的窑址有浑源窑、河津窑、平定窑、交城窑。宋辽时期黑釉的烧造技术日臻成熟,在金元时进入鼎盛,一直到明清仍有延续,作为民间日常用瓷大量出现 1天前·江苏 0 分享 回复 见素抱朴 ... 长眼界了 作者赞过 1天前·江苏 1 分享 回复 柯...
🔎深入山西浑源窑,发现元代钧釉瓷器的珍贵踪迹!🏺1. 钧釉双耳三足炉 出土于山西省大同市宋家庄冯道真墓,元至元二年(1265年)的产物,见证了浑源窑在元代的辉煌。🌺2. 钧釉红斑碗 出土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元代(1271-1368年)的钧釉红斑碗,以其独特的红斑装饰,展示了浑源窑的高超技艺。🌸...
浑源窑乡,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下辖镇,地处丰镇市东部,东与兴和县张皋镇毗邻,东南与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长城乡接壤,西与黑土台镇相邻,北与兴和县张皋镇分界,行政区域面积299.84平方千米。清代时期,属东北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成为解放区;1984年2月,改浑源窑乡。截至2018年末,浑源窑乡户籍...
浑源窑在今山西浑源,故名。明《大明—统志》记载浑源产瓷器。清乾隆《浑源州》又有“天赞初与王郁略地 燕赵破磁窑镇”语,知在五代后梁时浑源已有磁窑镇地名。经实地考察,浑源窑当建于唐代,烧白釉、黑褐釉、茶叶末釉等品种。金元时期窑厂扩大,品种增多,有黑釉剔花、白釉剔花与划花,有盘、碗、盆、罐、枕等...
分享一组山西著名的浑源窑产品。1、钧釉双耳三足炉 元•至元二年(1265年) 山西省大同市宋家庄冯道真墓出土 2、钧釉红斑碗 元(1271-1368年) 山西省大同市西郊出土 - 朱颜辞镜于2024091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
📍位于山西省浑源县的浑源窑,以其独特的黑釉梅瓶而闻名。据《大明一统志》记载,浑源自古以来便盛产瓷器。而《浑源州志》则提到,五代后梁时期,浑源已有磁窑镇之名。🏺🔍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浑源窑始建于唐代,并在元代结束烧制历程。期间,窑厂烧制了白釉、黑褐釉、茶叶末釉等多种瓷器。到了金元时期,窑厂规模扩...
浑源窑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瓷窑之一。其烧造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而瓷塑则是其重要的艺术品之一。浑源窑瓷塑以白瓷为主,也有青瓷、黑瓷等品种。这些瓷塑作品多以人物、动物、器物等为题材,形象生动,造型别致,充满了民间艺术的韵味。 二、艺术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