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浆果苣苔(学名:Cyrtandra platyphylla A.Gray):是灌木植物,高2-3.5米,茎无分枝或少分枝。叶对称,边缘有齿,有羽状脉。表面膜质,近圆形、宽卵形或宽心,初长的嫩叶表面有密集至中等的绒毛,聚伞花序,有花3-7朵,花萼浅绿色,窄漏斗状,直立。花冠中等大,漏斗状筒形,白色至浅绿色,管状圆柱形...
线柱苦苣苔属于苦苣苔科线柱苣苔属,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种植物的亚灌木形态,茎高可以达到0.7到2米。它的花冠通常是白色或带点粉红色,而浆果则是白色的,宽卵球形,大小在5到6毫米之间。花期一般在6到10月,果实成熟时特别诱人。线柱苦苣苔喜欢生长在山谷、森林或溪边的阴湿处。在云南、四川、广西...
浆果苣苔是一种小型的灌木植物,它的高度大约在1.5米左右。它的枝条呈现出圆柱形,有时会有5条纵向的棱线,表面覆盖着稀疏的短柔毛,小枝部分也同样被这样的短柔毛所覆盖。浆果苣苔的叶片是对生的,带有叶柄。叶片的质地较为薄,形状呈长圆状椭圆形,有时微微弯曲,尺寸通常在16-30厘米长,5-9厘...
浆果苣苔,学名Cyrtandra umbellifera,是由Merr.在1908年的《菲律宾科学杂志》(Philip. Journ. Sci. 3: 435)首次记载并描述的。该植物在1978年的《台湾植物志》第四卷(4: 672)中再次被提及,附有图版1152,以提供更详细的分类信息。另外,Hosokawa在1935年的《Formosa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
浆果苣苔属(学名:Cyrtandra J. R. et G. Forst.)灌木或亚灌木,稀小乔木。叶对生或互生,聚伞花序腋生有梗,有多数或少数花;浆果肉质或革质,卵球形或长圆形。种子多数,椭圆球形。约350种,分布于中国、缅甸南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大洋洲。形态特征 灌木或亚灌木,稀小乔木。叶对生或互生,...
浆果苣苔族,学名Trib. Cyrtandreae Bl. ,苦苣苔科的一个族。5属,分布于亚洲及大洋洲热带地区。简介 浆果苣苔族——Trib. Cyrtandreae Bl.Bl. Bijdr. 759. 1826; Burtt in Not. Bot. Gard. Edinb. 24: 207. 1962.描述 与第二族,长蒴苣苔族相近,但果皮肉质或壳质,不开裂,可以区别。分布 5属...
苦苣苔科的线柱苣苔属(Rhynchotechum)中,有一种特别的植物叫做冠萼线柱苣苔(Rhynchotechum formosanum)。这个属的果实基本上都可以食用,外观上也颇为相似。冠萼线柱苣苔是一种亚灌木,茎的高度在0.7到2米之间。它的花冠通常是白色或带有粉红色,而浆果则是白色的,呈宽卵球形,大小约为5-6毫米。花期一般在6到10...
浆果苣苔属是一类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它们或无地上茎,或具地上茎。叶为单叶,偶尔会演化成羽状复叶,但不进行分裂,有时会出现羽状分裂现象。叶对生或簇生,稀互生,具有明显的羽状脉络。聚伞花序腋生,与叶柄有时愈合,包含少数或大量的花,偶尔简化为单一花朵。苞片通常为2枚,对生,偶尔为1枚或3...
浆果苣苔属共有约130种,分布广泛,包括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我国南部、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在这些分布区中,我国的浆果苣苔属植物约有81种,其分布范围从西南、华南向东扩展至浙江、福建、台湾,向北延伸至四川、湖北。这些植物的花朵美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化的重要资源。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