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毛浆果楝又名浆果楝,是楝科浆果楝属小乔木或灌木。其幼枝具棱,被黄色柔毛,散生灰白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纸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花序无毛,花瓣长椭圆形,近无毛;核果球形,紫黑色;花期4-6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灰毛浆果楝产于中国云南,斯里兰卡、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等也有分布。多生于...
浆果楝,学名为Cipadessa baccifera,属于无患子目Sapindales的楝科Meliaceae。这种植物的形态特征非常独特,它是一种乔木或灌木,通常具有灰白色皮孔的小枝。叶子是奇数羽状复叶,没有托叶,并且通常是全缘的。浆果楝的花朵是两性或杂性异株的,呈现辐射对称,通常组成圆锥花序。花朵有5个基数,萼片小,4-5裂或瓣,花瓣也是4...
植物名浆果楝 拼音JiangGuoLian 学名Cipadessa baccifera (Roth.) Miq.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芸香目 亚目芸香亚目 科楝科 亚科楝亚科 族杜楝族 属浆果楝属 植物形态 灌木;小枝红褐色,初时有细柔毛,后变无毛,有灰白色的皮孔。叶互生,连柄长8-25厘米...
灰毛浆果楝(学名:Cipadessa cinerasce-ns (Pell.) Hand.-Mazz.)为楝科浆果楝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叶连柄长20-30厘米,小叶对生,纸质,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圆锥花序腋生,分枝伞房花序式,花瓣白色至黄色,线状长椭圆形。核果小,球形,熟后紫黑色。花期4-10月,果期8-12月。产广西、四川...
Cipadessa Bl. 浆果楝属,楝科,约4种,分布于印度、马来半岛和马达加斯加,其中C. cinerascens(Pell. )Hand. -Mazz. 和C. baccifera Miq. 2种,我国西南部和广西盛产之。灌木或小乔木;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近对生,全缘或有粗齿;花近球形,两性,排成腋生的圆锥花序;萼杯状,5齿裂;花瓣5,镊...
浆果楝,其药名拼音为JIANGGUOLIAN,源自于楝科植物浆果楝属的根部和树皮。这种传统中药具有多种功效,主要体现在疏风解表和祛湿止痢上,同时还能帮助缓解风热引起的咳嗽、少痰和发热症状。对于湿热痢疾以及皮肤瘙痒,浆果楝也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它的性味归经为苦,凉,作用于肺、膀胱和小肠三经,因此在使用...
灰毛浆果楝(药用植物)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别名】亚罗椿、秧勒。【识别特征】灌木或小乔木。嫩枝具灰白色皮孔。叶 小叶4~6 对,对生,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基部宽楔形,偏斜,两面均被 紧贴的灰黄色柔毛,背面尤密。花 圆锥花序腋生;花瓣白色渐 黄色,外被紧贴...
浆果楝海南个体001是一种楝科、浆果楝属植物。形态特征 优质;小乔木或灌木状小枝被腺毛叶轴被柔毛;羽状复叶;小叶纸质;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花黄色;小果小。生长环境 热带。分布范围 红河三角洲。生长习性 喜光;喜温;喜湿;生长一般;多年生;4~6年生开始结实;大小年不明显。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直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以及帝汶岛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浆果楝在传统医学中有多种用途,其根部和树皮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据传统知识,它可以用于缓解疟疾、感冒、腹泻和痢疾等常见病症。此外,对于皮肤瘙痒和外伤出血,浆果楝也具有一定疗效,是当地居民常用的自然疗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