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寓这个词,一般指长期漂泊,生活在他乡,自己不愿意,却没有办法。《周书·虞信传》: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流寓理岂惬,穷愁醉不醒。张骞的情况,如果您说的,是西汉外交家张骞的话,虽然滞留异国,不是情愿的,但他毕竟,是带着使命,而且是被扣...
钱锺书流寓上海第二个时期的创作中所弥散着的感伤与焦虑,已不再是初居沪上时对于人类普遍生存的感伤与怀想,对于爱人的思念与书信不通所带来的焦虑与期待这样的个体生命感受。此一时期,钱锺书的上海书写,是与时代、与社会,保持高度关联和互动的心理感受与文化观念的集中呈现,这一时期,作为羁留沪上的流寓者,其文学创...
答案 因为宋子贞唯才是举的策略:对金流落他乡的有才之人周济、提拔甚至同列为官,以此吸引四方人才聚集。 解析 本题涉及的语句是“金士之流寓者,悉引见周给,且荐用之。拔名儒张特立、刘肃、李昶等于羁旅,与之同列。四方之士闻风而至,故东平一时人材多于他镇”,意思是:金流落他乡的有才能的人,全部引见周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将军去荣以偏裨提数千士,不能整行列,挟私怨杀县令,有犯上之逆。 (2)“使保桑梓者,乡里举焉;在流寓者,庠序推
流寓者 罗马皇帝绝嗣率高的现象,是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军事斗争和家族结构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以下从几个核心方面分析这一现象: 1. 继承制度缺乏明确性 罗马帝国早期(元首制时期)没有形成稳定的世袭继承制度,皇位传递不依赖严格的“父死子继”,而是混杂了多种方式: 收养传统:五贤帝时期(96-180年)尤为典型...
芳草入青眼,惠风飘醉襟。 落花邀舞剑,长夜抚鸣琴。 流水犹真语,高山尚好音。 岂知流寓者,樛结瘦难任。 晚清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笺注 作者 评论 版本 朗诵 拼音 扫码 诗帖 引用 在论文参考文献中引用此页面: 复制 —— 中华诗词网以文化传承之立场载录此作品!
原标题:流寓者的感伤与焦虑:钱锺书的“上海书写” “文学家”钱锺书,同时也是一个自觉的“文体家”,其相当一部分文学创作,包括小说、批评、散文随笔等,完成或者发表于上海。钱锺书一生有两个集中居留上海的时段,分别是1933年夏至1935年夏和1941年夏至1949年夏。前一时期钱锺书创作的重心主要集中于文学批评与旧体诗;后...
所谓流寓文化、流人文化,就是一个地区的流寓者与流放者这两种社会群体分别特有的社会现象的总和,也就是指他们在与白然、社会相互作用的各种关系中分别创造与传播的一切()的总和。 A. 知识体系 B. 文化知识 C. 文学体系 D. 文化现象 相关知识点:
我在夜里结算白日的梦 光怪陆离的幻想寄生于白光 有人自字缝间来 他走出他诗的国 背手立于我眼前的荒地 仰天做长啸状却长久无声 他诗的眼光穿透我目中的苍凉 一种从未相见的相望 在吾乡 在他回不来的无根的故土 在日昃之离的地平线 你吟唱 “故乡呀, 挨着碰着, 都是带刺的花” 在佛身挂满雪的小地方...
青年流寓者的“边地想象”——以鹿桥的小说《未央歌》为例 122人查看 热门文献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事” 文章以钱锺书刻画"三闾大学"的《围城》,以及鹿桥描写西南联大的《未央歌》为例.讨论抗战中不同类型的大学想像.以杨沫《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在五六十年代文化语境中... 陈平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