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要问为什么方塘的水会如此清澈?是由于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需要不断积累,就像水源头一样,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 1、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
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通:哪) 纠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
活水来(宁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02月20日,位于浙江省余姚市马渚镇北兴路10号,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家用电器研发;家用电器制造;智能家庭消费设备制造;家用电器销售;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卫生洁具研发;卫生洁具制造;卫生洁具销售;...
其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是:这水为何如此清澈呢?那是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学习永不停息的精神.现在这两句诗比喻多读一些好书,会让自己思维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 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被广泛使用.所谓”源头活水“是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意思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考查知识点:诗词鉴赏 诗词作者简介,重点词语与译文: 作者:朱熹(1130.9.15~1200.4.23)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
1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中“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告诉人们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清如许的含义指的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使自己在社会生活的发展认识中保持较清醒的头脑,适应社会的发展。一、出处宋代学者朱熹所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通: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
退化沼泽草甸、芦苇湿地得到有效恢复,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形成了良性循环。眼下,嫩江、洮儿河、二龙涛河、呼尔达河“一江三河”在这里奔腾,泡沼湿地网络纵横、星罗棋布。活水来,河湖通,生态美,百业兴。稻蟹种养,一地双收 过去,镇赉因荒漠化、盐碱化严重,被称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出自南宋朱熹《观书有感》。全文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读诵经典的目的和方法 读诵经典的最终目的就是《愣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这个“慧”就是根本智;就是朱熹讲的“活水”,泉水...
活水比喻新事物,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