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版印刷,用一定体型的单个字符组成印版用以印刷。活字版一般由字符活字、版面装饰材料和填空材料组成。历史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发明了活字版。其活字用胶泥制成,“火烧令坚”,按韵存放。排版时用一铁版,上布松脂蜡、纸灰等混合物,置铁范,依次密布活字。排完一版后,加热铁板使松脂蜡等熔化,...
活字版 [ huó zì bǎ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huó zì bǎn ] 用活字排版印刷的版本。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厚德载物 左右逢源 巧夺天工 差强人意 欣欣向荣 沧海一粟 相提并论 相濡以沫 ...
清代的最大的特点是政府积极使用活字版印书,雍正四年(公元1728年),用铜活字排印了大部头书《古今图书集成》,共刻铸铜活字二十多万个。乾隆年间,武英殿又刻制木活字十五万多,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政府大规模使用活字版印书的行为,对于民间活字版的推广和使用也起到了一定...
图1清中期泥活字版《祖师三官经忏》泥活字着墨不匀例证 全国古籍目录中仅有七种清代出版的古籍传世:《精订纲鉴廿一史通俗衍义》清雍正间活字泥板印本《南疆绎史》 清道光十年(1830年)李瑶泥活字本《校补金石例四种》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李瑶泥活字本《泥板试印初编》清代道光1844年间翟金生泥活字印本《仙...
活字印刷术,又称为活版印刷术,也称为活字排版印刷术、摆版印刷术。宋代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有如下记述:“庆历中,有布衣毕瘅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排版技术是指在印刷前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格式对文字进行制版处理的工艺。活字印刷工艺中分类贮字、拣字...
毕昇的发明,是一套完整的活字版工艺技术,是印刷术由费工费时的雕版印刷进入高效率的活字版印刷时代的标志,具有深远意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中国印刷术发展中一个根本性的改革,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毕昇的活字版技术广为传播,是举世公认的用活字印刷的第一人。对中国和世界文化事业有重大贡献。人物生平 早...
2. 活字印刷(文言文)翻译 庆历年间,有位叫毕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 它的*** 是:用胶泥刻成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 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一铁框就...
“活版”一词也常被简称为“活字版”。清黄传骥在其作品《<广卓异记>题词》中提及:“活版因人求索急,诡编仍自校讐忙。”这句话反映了活字版印刷技术在当时的需求和使用情况。活字版印刷不仅提高了书籍的生产效率,也促进了知识的传播。活字版印刷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欧洲、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