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法鼓是天津市的一种地方传统音乐舞蹈艺术,以老会或圣会的表演形式出现。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挂甲寺庆音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刘园祥音法鼓为代表的津门法鼓名列其中。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天津市河西区文化...
津门法鼓(挂甲寺庆音法鼓),天津市河西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津门法鼓(挂甲寺庆音法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122。历史渊源 法鼓是天津民间花会的重要项目,本系佛教音乐,据传,最早的一个法鼓团体即是大觉庵金音法...
津门法鼓(香塔音乐法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项目编号:Ⅱ-122。 传承保护 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拾肆街村村民委员会获得津门法鼓(香塔音乐法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刘园祥音法鼓,天津市北辰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津门法鼓(刘园祥音法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122。历史渊源 刘园祥音法鼓出现于清代道光年间,它原在寺院娘娘出巡时以随驾法鼓会的形式表演,主要流行于天津市北辰区内。...
津门法鼓(挂甲寺庆音法鼓),天津市河西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津门法鼓(挂甲寺庆音法鼓)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 天津市河西区 代表性传承人 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王桂秋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目录 1历史渊源 2文化特征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
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天津市河西区 杨家庄永音法鼓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及其周边地区。法鼓原是佛教法器,鼓面蒙江豚皮,形体较大。相传杨家庄永音法鼓的首创者是清代康熙年间天津大觉庵的一位和尚,他剔除佛教音乐的宗教因素,创造出一...
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天津市河西区 杨家庄永音法鼓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及其周边地区。法鼓原是佛教法器,鼓面蒙江豚皮,形体较大。相传杨家庄永音法鼓的首创者是清代康熙年间天津大觉庵的一位和尚,他剔除佛教音乐的宗教因素,创造出一...
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天津市河西区 杨家庄永音法鼓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及其周边地区。法鼓原是佛教法器,鼓面蒙江豚皮,形体较大。相传杨家庄永音法鼓的首创者是清代康熙年间天津大觉庵的一位和尚,他剔除佛教音乐的宗教因素,创造出一...
津门法鼓是天津市的一种地方传统音乐舞蹈艺术,以老会或圣会的表演形式出现。据传,最早的一个法鼓团体即是大觉庵金音法鼓会。法鼓会乐器由鼓、钹、铙、铬子、铛子等组成,而以鼓为主,居于乐队的中央;钹左钹右,各有七八人;铬子、铛子各二人,都在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