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偈: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 《洞山偈》是佛教曹洞宗创始人洞山良价禅师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原文如下。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其中的两句: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简化后的意思是: 渠是我,我不是渠。这是...
洞山悟道偈,禅宗公案。洞山良价禅师得法悟道时写下的偈,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一五:“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出处解释 洞山良价首谒南泉普愿,次参沩山灵祐,最后参云岩昙晟。告别昙晟时,他问道:“和尚百年后,忽有...
是否为我画了肖像呢?”云岩的回答充满深意:“良价,处理这类大事需谨慎思考。”良价对此并未立刻领悟。直到有一天,良价过河时瞥见了自己的倒影,这才恍然大悟云岩禅师话语中的深邃含义,由此创作了一首洞山偈。
洞山禅师的偈 洞山辞云岩:百年后,忽有人问,还逊得师真否,如何只对? 云岩良久云:只这是。 师沈吟。 岩云:价阇黎,承当个事,大须仔细。 师犹涉疑,后因过水睹影,大悟前旨。 偈云: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千万不要从心外觅真如,妄心非真心,如果把妄心当作真心,那么每个通向妄心之路,都与真心疏远,...
洞山良价禅师在得法悟道时写下了一首偈,这首偈后来成为禅宗的公案。偈的内容如下:🍀《景德传灯录》卷一五:“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洞山良价禅师最初拜访了南泉普愿,接着又参拜了沩山灵祐,最后参拜了云岩昙晟。在告别昙...
洞山禅师开悟偈如下: 「无火、无禅、无觉者。不生不灭在我中。」 这首偈语虽然简短,但却包含了深邃的禅宗智慧。在这首偈语中,洞山禅师道出了“无我”“无生灭”等禅宗重要理念。他认识到自我本身就是虚幻的,觉知是无处不在的,无需寻找。这种境界超越了对世俗现实的执着和執著,是禅宗追求解脱的至高境界。 ...
答案: “上人已了洞山偈”出自: 宋代 李处权的 《送密老》,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shàng rén yǐ le dòng shān jì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 。 问题2:“上人已了洞山偈”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上人已了洞山偈”的上一句是: 片云孤鹤本无心 , 诗句拼音为: piàn yún gū hè...
洞山禅师开悟偈,是禅宗祖师洞山艮禅师在开悟后所作的诗文。这些诗文浓缩了他在修行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对禅宗教义的领悟,被后人奉为经典。在禅宗传统中,洞山禅师开悟偈被用来启发和指导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引导他们逐渐开悟,悟出自性的本体。 洞山禅师开悟偈共有偈经、偈头、偈体、偈文四部分。“偈经”多用来揣摩...
洞山禅师的一生致力于佛学研究,其深厚造诣令人叹服。他提出了独树一帜的“五位君臣”理论,通过“正”、“偏”、“兼”这三个概念,巧妙地与“君”、“臣”之位相结合,以此解析佛教中的真如与世间万物的关系。他的学术贡献显著,其中包括《宝镜三昧歌》、《玄中铭》和《洞山语录》等重要著作,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