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出书 《洛出书》是唐朝著名文学家萧昕的代表作品之一。诗词正文 海内昔凋瘵,天网斯浡潏。龟灵启圣图,龙马负书出。大哉明德盛,远矣彝伦秩。地敷作乂功,人免为鱼恤。既彰千国理,岂止百川溢。永赖至于今,畴庸未云毕。
《系辞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此河图之数也。《何图》注释:这段话出自《周易》中的《系辞传》,是...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段著名传说,指的是《河图》和《洛书》两幅神秘图案的起源。这两幅图案不仅是中华文化、易经八卦和阴阳五行术数的源头,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的真实性存在争议,但是依然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有着深远的影响。传说起源 相传,“河出图...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吾则圣人."译文 答案 出自《易经·系辞上》.注则,以……为准则,效法.译文:黄河中跃出一匹龙马,背负“河图”,(伏羲接受了它,依据此图创立了八卦);洛水中浮出神龟,背负“洛书”,(大禹依据它创立了“洪范九畴”),圣人行事便效法它们,我行事就效法圣人.相关...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标志中华文化渊源的“洛出书处”就是其中的一处遗产。在洛宁县长水镇西长水村现存有汉魏、清朝时期的“洛出书处”石碑各一块,共两通古碑。 “洛出书处”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神秘的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中...
“洛出书处”位于河南省洛宁县西20公里的长水镇,这里是黄河最大支流洛河---出峡入川交界地。遗址 河洛文化之源---洛书就出在这里。该处,现 在洛书之标志---刻有“洛出书处”四个大字的汉魏时期和清雍正二年的两通遗存大碑,此碑恰在洛河上下游分界处,上游多系深山峡谷,下游一马平川,为先民繁衍生息...
从这一点来看,洛出书处和仓颉造字不应该在陕西此外,巩义人也提出洛出书处应在洛河汇入黄河的入口处,因为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洛汭之地。可问题是,仅从史料上显示,古代被称为“洛汭”的就有三个地方:一是陕西洛南,二是洛宁长水,三是巩义。如按《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汭”既可以指两河汇流之地,也可以指...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意思是:黄河出“图”,洛水出“书”,“圣人”依此作卦。 “圣人则之”是:圣明的人能根据一些征兆进行研究推理得出一系列理论性的东西。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其学说本于老庄,黄老学派后学之手的《易经·系辞上》。 相关传说: 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
有传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翻译过来就是天下出现河图洛书时,就会出现圣明之主。伏羲和大禹的时候,上天就降临河图洛书给他们,从而完成天下大同,成为一代圣主。这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并不是天下缺少像河图洛书那样的无字天书,而是缺少像大禹,伏羲那样的圣主,有了圣主,孔子的仁政理想才能得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