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肝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异授眼科》。主治目有乌睛突出而痛者。组成 赤芍、细辛、远志、防风、桔梗、甘草、人参、羚羊角、黄芩各等分。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目有乌睛突出而痛者。附方 名称:洗肝散 组成:黄芩,甘草各半两,菊花,人参各一两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水调下 主治:风痛眼 出处:...
洗肝散 洗肝散的药方 组成 当归(去芦)、薄荷(去梗)、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山栀子仁、甘草(炙)、大黄(煨)、川芎,各二两。 【制法】 上为末。 洗肝散的功效 主治 治风毒上攻,暴作赤目,肿痛难开,隐涩眵泪,昏暗羞明,或生翳膜,并皆治之。 【用途用量】 每服二钱,冷水或熟水调下,食後,日服见效。
洗肝散 洗肝散 目录“洗肝散”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洗肝散”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洗肝散”在《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洗肝散 【处方】 当归(去芦)、薄荷(去梗)、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山栀子仁、甘草(炙)、大黄(煨)、川芎,各二两。 【炮制】 上为末。
洗肝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洗肝散 药方名称洗肝散 处方当归(去芦)、薄荷(去梗)、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山栀子仁、甘草(炙)、大黄(煨)、川芎,各二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风毒上攻,暴作赤目,肿痛难开,隐涩眵泪,昏暗羞明,或生翳膜,并皆治之。
苏红洗肝散是一种药,由生地、芍药、当归、川芎、羌活、薄荷、防风、紫苏、红花、蒺藜、蝉衣、甘草、菊花组成,功效是主治肝虚火旺,火烁血络,膏液蒸伤,目珠生细条如丝,或细颗如星,四散而生,初小后大,长大牵连混合,凝脂四起,风轮变成白膏样。用法用量 每服1两,水煎服。药方 生地、芍药、当归、川芎、...
保赤洗肝散,中医方剂名。出自《痘疹仁端录》卷六。主治痘疹目赤肿痛,红丝绕睛。组成 川芎、当归、羌活、防风、山栀、薄荷。用法用量 上为末。水煎服。主治 痘疹目赤肿痛,红丝绕睛。方义 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羌活可条达肢体,通畅血脉,攻彻邪气,目证以之治羞明隐...
洗肝散的功效与作用是通常能够达到补肝肾的作用。洗肝散主要是由多种中成药物组成,通常能够治疗肝肾气虚,药物主要是有天麻半两、白僵蚕、天南星、川芎、黄芪、薏苡仁、白芍药、白蒺藜、甘菊、甘草、人参、木香、沉香等药材,在用药时需要遵医嘱用药,药物通常也可以治疗一切风热刺痛肿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洗肝散○ 张 健张明亮主编 《眼科汤头歌诀》 洗肝散○ 【方歌】 洗肝散用薄荷叶,羌防四物蝉木贼, 蒺藜菊草苏木红,花翳白陷服之灵。 【来源】(《审视瑶函》) 【组成】当归尾10g,川芎5g,防风10g,薄荷5g(后下),生地黄15g, 苏木10g,红花5g,菊花10g,刺蒺藜10g,蝉蜕5g,羌活10g,木贼6g,赤芍10g,甘草5g。
洗肝散2,洗肝散2 【来源】《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组成】车前子3克 柴胡4.5克 黄芩3克 细辛1.5克 玄参3克 茺蔚子6克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用水300毫升,加黑豆3~7粒,煎至150毫升,去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