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原兵变是唐德宗时期发生的一起兵变事件:建中四年(783年),泾原镇士卒兵变,攻陷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并被叛军包围一月馀,史称奉天之难。自此事件后朝廷更加威严扫地,唐朝皇帝又开始重用宦官。历史背景 河北割据 自安史之乱平定后,黄河下游各个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后来更世袭...
泾原军的前身是驻扎于西域的安西军和北庭军,“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们在大唐第一猛将李嗣业的率领下回援关中。这支部队转战河南、河北、河东、关中、朔方,立下不朽功勋,后来以泾州、原州为大本营,称“泾原军”。泾原军战斗力虽强,但却像个流浪儿,四处奔波,待遇远不如朔方军、河东军等传统军镇,久而...
或许,泾原兵变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任何帝国的崩溃,都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
汉语词典> 泾原 唐方镇名。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置,乾宁后号“彰义军”,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北)。长期辖有泾、原二州,相当今甘肃、宁夏的六盘山以东,蒲河以西地区。天复初为凤翔李茂贞所并。 路名。北宋康定二年(1041年)分陕西路置泾原路经略安抚使。治渭州(今甘肃平凉市)。辖境相当今甘肃蒲河以西、葫芦...
在此情况下,唐德宗接受兵部的建议。调动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带五千人东出支援襄城。泾原本就是个贫穷的军府,本身军饷就不足,但这次突然被兵部调遣平叛,泾原将士都很开心。朝廷有章程,出境作战就会得到丰厚的赏赐。根据惯例,他们先前往长安,再从广运潭中转,最后前往关东的战场。十月初二,这支衣着褴褛,像叫花子...
提起泾原兵变,主流说法是因为唐德宗昏庸无道,再加上当时各地军阀林立,所以才会发生这种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可实际上,泾原兵变就是钱惹出来得祸事。 钱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世界上最难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如果钱不是问题,世界上的普遍的问题,通常都不是问题。
李希烈称王后,带二万兵马围攻河南襄城,驻守襄城的淮西副招讨哥舒曜抵挡不住,向朝廷告急, 唐德宗征调关内的各道军队紧急出关,增援襄城,其中就有一支部队来自泾原。 奉调出关的5千泾原兵,在节度使姚令言率领下开拔了。 这支部队很奇特,队伍中除了正规士兵外,还有许多军人子弟随军,目的就是在部队上混口饭吃。
泾原兵变虽然平定,但它的影响却远未结束。唐德宗的削藩计划因此功亏一篑,藩镇割据的态势愈演愈烈。这场兵变成为大唐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有趣的是,600多年后的明太祖朱元璋在为历代帝王选配功臣时,在三十七个名额中,特意为李晟留下一席之位。而唐德宗却因为猜忌,最终让这位功臣郁郁而终。历史总是...
☞泾原兵变,一场积压已久的火山爆发 泾原军其实是一个火药桶,即便没有这次赐食事件,它早晚也会反,因为这是一支备受歧视,数次走在叛乱边缘的军队。泾原军的前身是安西军和北庭军,首任节度使就是大唐赫赫有名的猛将李嗣业。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军主力几乎丧失殆尽,于是便从全国各地征调勤王之兵。李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