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中药名。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和粗皮。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块茎。性 味 味甘、淡,性寒。归 经 归肾、膀胱经。功 效 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主 治 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
泽泻 功效 A:泽泻具有降脂、解热和利湿的功效,一般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和眩晕以及水肿胀满等疾病,还可以缓解小便不利的症状,同时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对于降血糖和抗炎以及抗凝也有一定的作用。这种药物可以与其他的中药来进行配伍,也可以做成粥类的食物,有健脾和消肿的作用。
泽泻汤《金匮要略》;泽泻汤《圣济总录》;三白散《本草纲目》;泽泻散《妇人良方》;泽泻散《宣明论方》 治臌胀水肿:白术、泽泻各25克.上为细末 煎服15克 茯苓汤调下.或丸亦可 服三十丸.(《保命集》白术散) 治水肿 小便不利:泽泻、白术各12克 车前子9克 茯苓皮15克西瓜皮24克.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1)泽泻淡渗,其利水渗湿的作用较强,可用于治疗水湿停蓄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2)泽泻能够通过利湿的作用来达到利小便以实大便的作用,故可用于治疗脾胃伤冷,水谷部分,而导致泄泻不止等症。 (3)此外,泽泻可泻水湿,行痰饮,可用于治疗痰饮内停阻碍气机所导致的体内清阳不升头昏目眩等症。
泽泻是泽泻科植物的干燥块茎,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其味甘,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降血脂等功效,其具体作用如下: 1、利水渗湿,泽泻利水作用较强,治疗水湿停蓄之水肿,小便不利,常和茯苓、猪苓、桂枝配用。泽泻能利小便,治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 2、泄热,泽泻性寒,既能清膀胱之热,又...
【名称】泽泻 【出处】《本经》 【拼音名】Zé Xiè 【别名】水泻、芒芋、鹄泻(《本经》),泽芝(《典术》),及泻(《别录》),天鹅蛋、天秃(《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冬季叶子枯萎时,采挖块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用微火烘干,再撞去须根及粗...
1、降血脂泽泻具有降胆固醇、降血脂的功效。 2、保护肝脏泽泻可以保护肝脏,为肝脏排毒素。 3、治疗心血管疾病泽泻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4、利尿渗湿泽泻用于水湿内停之尿少、水肿、泻痢及湿热淋浊等证。 食用泽泻要注意什么? 1、泽泻内服煎汤用量6-12克即可。
1、肾虚滑精者禁用:泽泻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对存在肾虚滑精的患者,服用泽泻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泽泻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妇食用后可能使体内毒素堆积,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甚至诱发先兆流产;哺乳期女性食用后,泽泻可能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
在大白鼠的利尿试验中,发现冬季产的泽泻利尿效力大,生泽泻、酒炙、麸炒泽泻均有利尿作用,而盐泽泻无利尿作用。 【化学成分】含有多种四环三萜酮醇衍生物,包括泽泻醇A、泽泻醇B、泽泻醇C、23-乙酰泽泻醇B、泽泻薁醇、泽泻奠醇氧化物、泽泻二萜醇及泽泻醇A酸酯、泽泻醇B酸酯、泽泻醇C酸酯等。并含胆碱、卵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