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肝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千金方》卷六。主治眼赤,漠漠不见物,息肉生。组成 柴胡、芍药、大黄各120克,决明子、泽泻、黄芩、杏仁各90克,升麻、枳实、栀子仁、竹叶各60克。用法用量 上?咀,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主治 眼赤,漠漠不见物,息肉生。方义 目赤而生息肉,非上下开泄不能泻其结...
龙胆泻肝汤 药 材 龙胆草6g 柴胡10g 黄芩10g 栀子10g 泽泻20g 木通10g 车前子10g 当归15g 生地黄20g 甘草10g 功 效 清利肝胆实热 清利肝胆湿热 煎 煮 ■本方不建议熬制成汤剂。 ■建议购买成药服用即可。 禁 忌 本方不适合久服,中病即止。 特邀嘉宾 张会永 ...
好了,现在,我请你注意,上面这个方子里就用到了龙胆泻肝汤。它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善于清湿热的方子。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基本构成是龙胆草6克,黄芩9克,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6克,当归3克,生地9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车前子9...
龙胆泻肝汤组成及用量通常是龙胆草6g、黄芩9g、山栀子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8g、生地黄20g、柴胡10g和生甘草6g,建议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 龙胆泻肝汤是一种中医方剂,属于清热剂,通常具有清脏腑热、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等功效。但患者在用药时,不可自行随意用药。
名称:泻肝汤 组成:人参一两,栀子二两,黄芩二两,甘草(炙)一两 用法:上以水二升,煎取八合,分温三服 主治:眼虚风,见物若花蝇者 出处:《医方类聚》卷六十五引《龙树菩萨眼论》名称:泻肝汤 组成:桑白皮一两,地骨皮二两,甘草(炙)五钱 用法:㕮咀,每服三钱,清水煎,食后服 主治:脾...
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皆为泻肝经实火之剂,其不同点在于:龙胆泻肝汤泻肝火并能清利湿热,且能兼顾滋养阴血,使祛邪不伤正用治肝火上炎,湿热下注证;泻青丸泻肝火,并能疏散肝胆郁火,宜于肝火内郁证;当归龙荟丸则备集大苦大寒之药,着重于泻实火,使从二便分消,乃攻滞降泻之剂,用治肝经...
祛肝胆湿热神方——龙胆泻肝汤 对付肝胆湿热,清代名医汪昂发明了一个神方,叫做龙胆泻肝汤,记录在他的医学巨著《医方集解》中。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共10味中药组成。打架小分队:龙胆草、栀子、黄芩 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
龙胆泻肝汤是由龙胆草(酒炒)6 g,黄芩(炒)9 g,栀子酒(炒)9 g,木通9 g,车前子9 g,当归(酒洗)3 g,生地黄(酒炒)9 g,柴胡6 g,生甘草6 g组成。 方中龙胆草味苦性寒,入肝胆经,上清肝胆实火,下泻下焦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解毒,燥湿...
其伴发之证皆为肝胆湿热下注,气机不利之表现。故以“龙胆泻肝汤”清利肝胆之湿热,配伍“三妙散”则专清下注湿热之邪,通利下肢经脉之气血,又加枳壳、槟榔、白芍、防己等以理气行湿,通络止痛。俟湿热去,经脉通,气血畅,则痿疾遂愈。 案二:白塞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