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方】通脾泻胃汤[4](《医宗金鉴》) 黄芩10g,玄参10g,防风5g,制大黄10g,炒知母10g,炒栀子10g,煅石膏30g,茺蔚子10g,水煎,食远温服。功能泻火,解毒,滋阴。 应用同眼珠灌脓方,热毒较轻者。 3.泻脑汤(《审视瑶函》) 鹘眼凝睛[5]泻脑汤,车前木通桔梗防, 黄...
汤头歌决白话解---泻火之剂:钱乙泻黄散 12.钱乙泻黄散(王肯堂)脾胃郁火 (《证治准绳》) 【歌诀】 钱乙泻黄升防芷,芩夏石斛同甘枳; 亦治胃热及口疮,火郁发之斯为美。 【组成】升麻,防风,白芷,黄芩,枳壳各一钱半(各4.5g) 半夏一钱(3g) 石斛—钱二分(4g) 甘草七分(2.1g) 【用法】加生姜三片,水...
由于病因病机不同,火证又有气分、卫分之异,脏腑偏胜之殊,且常与风、湿、毒邪夹杂,临床应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选用清气、凉血、泻肝、泻心、泻肺等药,有时须与祛风、除湿、解毒药配伍应用。 清热药,多具寒凉之性,易伤脾胃,且能伤阴,故脾虚便溏,阴虚体弱者,均宜慎用,或于方剂中酌加和胃健脾,养阴生津之剂。
清热泻火剂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清热泻火剂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它可以清除体内的湿热和燥热,减轻体内热气和火气的积累,帮助身体排出毒素,从而舒缓症状。 2.2 清热泻火剂有助于退烧。当人体出现发热症状时,通常是因为体内热气和火气过多所致。清热泻火剂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的...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龙胆草10g,黄芩10g,栀子10g,泽泻10g,木通10g,当归10g,生地黄10g,柴胡10g,甘草5g,车前子10g(包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明亮 【功效】清肝泻火。 【方解】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切中病机,故为君药;...
方用龙胆草直泻肝火,为君药;大黄、栀子助龙胆草泻肝胆实火,导热下行,从二便分消,为臣药;羌活、防风辛散风邪肝火,能畅肝木调达舒畅之性,乃“火郁发之”之意;竹叶清热除烦,引热从小便而出,为佐药;当归、川芎养肝血以防火热伤及肝阴,使泻肝而不伤正,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肝泻火,养肝散瘀之效。
眼科方剂新解(泻火剂)47.知柏地黄丸 47.知柏地黄丸○★ 【方歌】知柏地黄用六味,滋阴降火知柏配。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知母10g,黄柏10g,熟地黄20g,山萸肉6g,山药12g,泽泻10g,牡丹皮10g,茯苓10g。 【功效】滋阴降火明目。 【方解】本方即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
泻火剂doc前言 凡用來醫治熱證、火證之方劑,稱為清熱,瀉火劑,多係寒性、涼性藥。以清熱.瀉火法來醫治某種疾病的方法,在八法中稱為「清法」。清熱.瀉火劑的主要作用係專攻病邪之化熱、化火之證候。如在表有邪熱,即促其發汗解表,遇有?熱即與攻襄劑,予以攻下等。故須於病患已有出汗而熱不退或?熱仍...
眼科方剂新解(泻火剂)37.犀角地黄汤 【方歌】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蓄血发狂舌质绛,凉血散瘀病可痊。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犀角(水牛角30g代替),生地黄24g,赤芍12g,牡丹皮10g。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方解】本方治证由热毒炽盛于血分所致。心主血,又主神明,热入血分,...
泻肝火方剂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症状来确定,常见的泻肝火方剂包括茯苓丸、柴胡泻肝汤、柴胡疏肝散等。这些方剂中的药物,如茯苓、柴胡、白芍等,具有清热泻火、调理肝脏的作用。在配伍上,常会根据实际情况搭配其他药物,以达到平衡肝火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泻肝火方剂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随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