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秦封泰山碑》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矣。臣昧死请。{安国跋} 《秦封泰山碑》为李斯妙迹。余年前曾得燕人朱育手墨数本,惟他本只见臣斯以下等字,此本存字独多,纸墨亦...
因为这是一个碑刻,最后只剩下一个外形。所以其中的含义就让人难以猜测了。因为图像如意,所以叫如意碑,也叫鼠碑。但是个人认为,还是如此江山的解释比较好,因为一个人如果游过泰山,它发出这样的感慨就很正常。但是如果游过泰山之后,写了一个如字,就有点摸不清意思了。所以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只写...
秦泰山刻石又名秦李斯小篆碑。 李斯小篆碑是大臣李斯所写,此刻石是我国最早记述功德的刻石,上刻秦始皇功德铭以及秦二世。 凭二世诏书,共222个字,历经了2000多年的风雨洗礼,原在泰山山顶,于1928年已于此处保护至今。现在仅展现我们面前的是十个字。 当年始皇帝东行的时候,共...
比如在去泰山极顶的路上有一面光秃秃的山石碓,很多人路过时都只顾着欣赏美景,而忽略了这面山石碓下面的一块石碑,也就是小编开篇提到的“怪碑”。其实,“怪碑”的形状并不奇怪,它位于石碓最底部,高约1.2米,宽约0.5米,如果您留下观察就会发现,石碑上的文字十分古怪。石碑中间有4个竖着排列的大字,...
李斯《封泰山碑》高清释文1.0版 李斯《封泰山碑》又名《泰山刻石》,石四面刻字。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巡狩泰山时所立,小篆,由丞相李斯篆书。原石现已残缺,《史记》录有此刻石全文,可据以补全今传拓本的缺字。现存《泰山刻石》拓本,以明人无锡安国所藏宋拓二本为最早。一本计存165字,于1940年由中村不折购自晚...
碑旁的说明是这么写的:“无字碑,因通体不刻一字,故名。方柱体,通高5.2米。汉武帝所立,为其封禅泰山的标志。”碑真的是汉武帝所立吗? 很早之彰,就有人表示了怀疑。首先我们来看看石料的来源吧。经地质专家测定,“无字碑”所用的石料是泰山花岗岩,泰山自产的,和泰山“丈人峰”石质对比,无论质地还是...
真可谓千载碑文能历世,失而复得不寻常。 现在李斯碑存于贷庙东御座内。我们今天能一饱眼福,目睹此碑,确是三生有幸,游泰山定要睹此碑,不睹乃一大憾事。
唐摩崖位于玉皇顶盘路东侧的大观峰上,俗称“弥高岩”。这里刻有唐玄宗御制的《纪泰山铭》,碑高13.3米,宽5.7米,共1008个字。铭文笔法遒劲,神韵十足,被誉为蔚为大观的石刻艺术。 乾隆的万丈碑 乾隆的万丈碑位于朝阳洞对岸的悬崖峭壁上,是泰山之上面积最大的单体摩崖石刻。该石刻高25米、宽13米,字径达1米,共包...
泰山无字碑:一段历史的空白,一种文化的印记 在中国的文化中,泰山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五岳之首,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无数文人墨客心中的敬仰之地。然而,在泰山的众多景点中,有一处颇为神秘的古迹,那就是泰山无字碑。这块石碑默默地矗立在泰山之巅,无言地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泰山无字碑,顾名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