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岩群(Taishan Gr.)的时代属新太古代。是为广泛出露于山东泰山及沂蒙山区中的深变质岩系。自下而上分为孟家屯(岩)组雁翎关组、山草峪组和柳杭组。本岩群厚度巨大,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组成,含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石榴石英岩等,某些层位有一定厚度的沉积变质铁矿。原岩主要为粉砂级...
泰山岩群(杂岩)泰山岩群(杂岩)以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类为主,夹角闪变粒岩、透闪阳起片岩、变质砾岩和石榴石英岩等。命名 布莱克维尔德,1907年命名。特征 未见底;与上覆地层未见直接接触关系。自下而上分为孟家屯岩组、雁翎关组、山草峪组和柳杭组。
泰山岩群,最初由德国人Richthofen在1882年命名,以其所在地泰安市的泰山地区为代表,定义为变质岩系。该名称的演变历程中,1907年,美国人Willis和Blackwelder将其重新命名为泰山杂岩,认为它是山东最古老的变质杂岩,主要由火成岩构成,部分可能源于沉积物。杂岩被划分为三个岩群:最古老的是片岩和片麻...
原始定义:指以泰山地区为代表的变质岩系。 【沿革】1907年美国人Willis和Blackwelder改称泰山杂岩,认为是山东最老的变质杂岩,其组成大部分是火成岩,也许其中一部分的来源是沉积物;杂岩可划为三个岩群(岩组),片岩和片麻岩类,是最古老的;花岗岩类,相对比较蚀变;岩墙,较花岗岩类年轻。1961年12月山东省地质厅、...
1992年10月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第九地质队区调分队张连峰等在1:5万新汶、放城幅区调中,在盂家屯带发现一套石榴石英岩、石榴黑云石英岩等组成的地层残留体,称之为盂家屯岩组,先归为前泰山岩群,后并^泰山岩群,置于雁翎关组之下。地层清理后,称泰山(岩)群。 【现在定义】指鲁西地层分区中太古代沂水(岩)群之上...
泰山岩群主要分布在鲁西地区,尤其是郯庐断裂以西,其地质构造复杂,岩体形态多样。主要的岩群包括雁翎关组、山草峪组和柳杭组。雁翎关组分为下部和上部两个亚组,下部主要由角闪黑云变粒岩、阳起透闪片岩(科马提岩)和斜长角闪岩组成,上部则以斜长角闪岩和角闪黑云变粒岩为主,显示了两个火山-沉积...
泰山岩群的历史演变历经多位学者的研究和命名。1872年,李希霍芬首次将泰山一带的片麻岩称为泰山系,1903年威利斯和布莱克韦尔德则认为变质岩以火成变质为主,命名为泰山杂岩。1936年,冯景兰和王植提出了岩浆旋回的划分,并确认变沉积岩的存在。1941年和1943年,富田达观察了桃科铜镍矿和泰山地质,他将前...
泰山岩群包体的地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雪野镇房干村南房干生态旅游区九龙大峡谷。泰山岩群包体是一处独特的地质景观,属于新太古代变质岩系,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石榴石英岩等组成。这些岩石经历了长期的地质变化,形成了现今所见的包体形态。在九龙大...
原始定义:指以泰山地区为代表的变质岩系。 【沿革】1907年美国人Willis和Blackwelder改称泰山杂岩,认为是山东最老的变质杂岩,其组成大部分是火成岩,也许其中一部分的来源是沉积物;杂岩可划为三个岩群(岩组),片岩和片麻岩类,是最古老的;花岗岩类,相对比较蚀变;岩墙,较花岗岩类年轻。1961年12月山东省地质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