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约村选址在澜沧江一处废弃古河道里,古河道废弃后逐渐干涸,废弃古河道的下游有高3-4米的泥流堆积体,上覆湖相小粒径沉积物,澜沧江沿岸发育阶地。图为瓦约村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分布示意图。36*35=(1)说明瓦约村所在古河道废弃的原因。(2)判断阶地形成与古河道废弃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3)从水循环的角度,对...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
冰川泥石流是由冰雪融水或冰湖溃决冲蚀形成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形成的堆积体常对河道产生影响。藏东南帕隆藏布江流域是我国冰川泥石流的多发地区,随着气温升高,该流域冰川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增加。下图示意帕隆藏布江流域某沟谷冰川泥石流堆积体对河道的影响。(...
三峡大坝可能会报废?淤泥堆积超18亿吨 | 那该如何治理呢? 18亿吨,什么概念?? 2019年三峡大坝在经历了18年的运营后,首次因沉积物积累而面临全面修复。沉积物的不断聚集导致轮机厂运作受阻,新植入的锚栓几近失效,增加了安全隐患。专家警告称大坝已累积约18亿吨泥沙,年发电量损失约100亿千瓦时,长期淤积可能威胁到大...
【1】读文字材料:泥石流是“物质沿坡面向下运动形成的”,可知地势高的区域为泥石流的供给区、地势低的区域为泥石流的堆积区。再看图,③处有河流流经,地势低,为泥石流的堆积区;①处地势高为泥石流的供给区;②处为峡谷,是泥石流的通过区;④处为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选C。
泥石流属于重力地质灾害,主要通过冲击破坏和掩埋建筑成灾,泥深和流速是影响其危险性的主要因素。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泥石流与聚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甲河丁丙流通区堆积区(聚落集中分布区)流图例20年一遇泥石流范围50年一遇泥石流范围聚落→泥石流主流线(主沟线)4.图中聚落建在泥石流堆积区的原因最可能是()...
受弯道环流的影响,一般来说会产生泥沙堆积的是( B )。A. 凹岸 B. 凸岸 C. 河道中心 D.以上都对 水流在弯道段内作曲线运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使表流指向凹岸,底流指向凸岸,在断面内形成封闭的横向环流。此环流与纵向水流结合在一起,形成顺主流方向呈螺旋形向前运动的水流。由实际观察可知,在...
题目强调的是变化过程。具体来说,冰川泥石流堆积体堆积在图示河道内,使得左岸形成凸岸,导致河道变窄,形成“狭管效应”(气流、水流等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窄谷时,加速流过,侵蚀性增强)导致河水变深,导致右岸受到的侵蚀作用加强(主河道向右岸靠近)。最终右岸(北岸)经过长期侵蚀形成凹岸,使得河岸由直变弯。
通过将得到的形态特征量引入构建的动水条件下泥沙水下堆积体形态变化方程中,并在明确水动力参数及泥沙参数的前提下得出任意时刻泥沙水下堆积体的三维形态分布,克服传统经验方法的局限,且所需资料相对较少且便于收集,可操作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可为卸泥作业提供技术支撑,为疏浚工程规划、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