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泥活字是北宋毕升创造的印刷技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术。这种技术的发明的年代,一般认为在初唐,即公元7—8世纪。雕版印刷存在着刻版费工、费料、大批书版存放不便、有错字不易校改的缺点。北宋平民出身的毕升, 在仁宗庆历 (1041—1048)年间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
排字时按文稿的顺序挑选泥活字,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地排字。当一块铁范的字排满后,就放在火上烘烤,当铁范里面的黏结材料遇热变软后,将铁范从火上取下,放在台子上面,用一块平板放在排好的泥活字面上加压。这样就可以使排入的活字表面平整。压完以后,让铁板温度自然下降,排在铁板上的泥活字,即成为一整块活字...
汉语词典> 泥活字 用胶泥刻字烧硬制成的印刷活字。为世界上最早的活字。由宋代毕?fe4a?发明。当时用松脂蜡将泥活字粘固成版进行印刷,后也有人在平铺薄泥的盘内排版,再入窑烧成整块,用以印刷。 国语辞典 注音ㄋㄧˊㄏㄨㄛˊ ㄗˋ拼音ní huó zì ...
活字印刷术印刷术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动的木刻字、金属或胶泥字块,用来取代传统的抄写,或是无法重复使用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昇(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
泥活字板 泥活字是刻在一个个用粘土做的小方块上的单字,用火烧硬以后,成为陶字,陶字在印完一版以后,可以拆下来再使用,所以称为活字。
大约在1040年,毕昇终于发明出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比德国发明铅合金活字的谷登堡早了四百年。毕昇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活字印刷第一人。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记录了这种活字印刷的方法:首先用胶泥制作成单字印章,每个印章的大小规格要统一。经过火烧之后,制作成胶泥活字。每个字都需要制作几个活字...
泥活字可以用高分子树脂、聚氨酯和丙烯酸酯等材料代替胶泥。 一、泥活字的制作方法 泥活字是一种传统的印刷技艺,它是通过将压印在硅胶模具内的字模,采用软质材料铸造而成。传统制作泥活字时,使用的是一种胶泥材料,但是这种材料有一定的缺陷,容易破损,使用寿命比较短。 在制作泥活字时,我们需要先将字模制作出...
书中说:近来常州人用铜、铅做活字,比雕板印刷更巧妙方便;但是排印时特别容易发生错误,所以他表示反对。这简直是因噎废食的办法。当时常州的铅活字本和常州铜板一样,都没有流传下来。泥活字 元朝初年,有人把毕升的泥活字进行了一些改良,用泥板框代替铁板框,把烧好的瓦字排在泥框里面,放入窑内再烧一次,使它...
当然,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来了。由此,多年以来,国际学术界便向我国印刷术提出挑战:韩国人认为,他们有铜活字,有世界上最早活字印刷的实物证据,因此要做泥活字“申遗”。西方一些媒体也声称,活字印刷术是由德国人古登堡在公元15世纪发明的。一时间,关于泥活字的争执与争议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