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是埃斯库罗斯代表作之一,上演于公元前472年,是独立的悲剧,也是现存唯一的取材于历史题材的古希腊悲剧。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公元前456年)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一起被称为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有“悲剧之父”的美誉。《波斯人》的背景是波斯王宫,由报信人报告波斯海军在萨拉弥斯全军覆没,里面的...
杜环的《经行记》和波斯人忽尔达兹比的《道里邦国志》等记载了唐代两国的民间交往。薛爱华在《萨马尔罕的金桃》一书中指出,广义的"胡人"是指西方世界的所有高加索人种,不论是大食人,罗马人,还是波斯人,只要来到了唐帝国都会被统称为胡人,但狭义的主要是指东伊朗系/吐火罗系的高加索人种民族。这在史料中...
公元前8世纪,波斯人占领了今法尔斯地区后从这个地名获得了本族的名称,并建立了强大的波斯帝国。 波斯人在归信伊斯兰教前,多信仰拜火教。642年阿拉伯帝国灭波斯萨珊王朝后,波斯人逐渐改信伊斯兰教。11世纪,伊斯兰教在波斯人中占据了统治地位,16世纪初前逊尼派居优势地位,1502年波斯人建立萨法维帝国,立什叶派的十二...
这或许就是波斯人虽然信仰了伊斯兰教,却又皈依什叶派的重要根源,因为伊朗高原内部地形复杂,伊斯兰教这样的宗教力量能够团结高原上的各个部族,但却不愿因此丢掉自己辉煌了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毕竟周遭的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早已湮灭无踪。 为了保持这种文化的独立性,即便11世纪塞尔柱突厥人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上...
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历史政权,又称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被米底王国统治,后在居鲁士二世的领导下反抗米底,公元前550年灭掉米底王国,建立波斯帝国。此后,居鲁士二世和儿子冈比西斯二世又先后攻灭吕底亚王国、新巴比伦王国和埃及王国,扩大了波斯帝国疆域。公元前513年,...
《波斯人》的主题是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在萨拉米斯海战中之败于希腊之手,从而丧失了爱琴海的控制权。此作的创作灵感也来自于埃斯库罗斯真实的参战经历。然而埃斯库罗斯并未以希腊的角度描写战争经过,也不同于后世莎翁《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大费笔墨于两军海上的殊死缠斗,而是着力描写战后波斯宫中太后阿托萨、先王大流士...
公元前547年秋季,在小亚细亚半岛内陆的皮特里亚平原上,波斯人取得了他们历史上的第一次史诗胜利。随着10万敌军的溃败,年轻的万王之王居鲁士,将自己的军事生涯推向了顶峰。波斯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也几乎就是从这场战役开始的。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皮特里亚平原战役,同样也是一场低调的军事革命。居鲁士和他的波斯...
伊朗人和波斯人并不完全相同。波斯人是伊朗的一个民族,阿拉伯人也一样。我们有大约2%的人口是阿拉伯伊朗人,大部分生活在南部。但对于你的问题,我想说我们有完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甚至我们的宗教也并不相同)。我们与高加索人(不是真正的高加索地区的白人)和西亚人、中亚人的关系更为密切。我们和印度人一样,...
波斯人有着伟大的智力。波斯人,也就是现在的伊朗,有着很长的一段时间,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波斯人在哲学,宗教以及文化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成就。他们形成了诸如苏菲主义、伊斯兰教等诸多主要思潮,它们对认识人的生存与世界的规律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波斯民族的诗歌、小说、音乐、绘画等多种艺术形态,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