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是法若真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孕育于此的齐地文化塑造了法若真的鲜明个性和不凡人格。他重视个体生命,追求狂放、率真,其诗歌忧时事,悲战乱,悯生民,记民俗,“略无避忌”。山水纪游诗、抒怀诗、亲情诗和哀挽诗是法若真诗歌的主要类型。 法若真精于...
法若真名传于世且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为政,而在于他的诗文书画,特别是书画作品。目前可知的国内各大博物馆存有法若真的书画作品约计70件左右。这些书画作品很大部分是创作于1670年之后,此时法若真已然是63岁了。Lot 920法若真(1613-1691)溪山深秀1673年作水墨绫本 立轴157×52 cm.估价:RMB 1,200,00...
秋景山水图 清代 法若真松荫古渡 清代 法若真题识:己未初夏之月画呈,星岩乡台大人雅正,黄山若真。溪山白云图 清代 法若真题识:秋烟着意绕溪浓,深锁松阴树几重。引得卢沟鸿雁侣,西山依旧白云村。万亩松阴图 清代 法若真此轴为绢本水墨,长帧巨障,...
甲戌之春检谢玄晖诗集,录其《游东田》一首以寄兴,黄山法若真。 此件诗轴,书法苍劲沉稳,大气磅礴,神采飞动,结体欹侧错落,点画多方硬侧锋,字间牵丝、引带若断若连,与晚明黄道周、倪元璐等书法家硬倔、奇异的风格颇相似。 此书落款“甲戌”,法若真一生经历了两个甲戌,一是明崇祯甲戌(1634年),一是清康熙甲戌(...
被遗忘的 清代画家法若真2025-02-12 13:05:42 来源: 生活新鲜市 湖北举报 0 分享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
法若真(1613—1696),字汉儒,号黄山、黄石,山东胶州人。他虽少有诗名,学富五车,但生不逢时,33岁才中进士,66岁才举博学鸿问科,官做到安徽布政使。历来论者谈及法若真书法,皆认为此人才气横溢、不受拘束,书法“惟其意所欲为”。 法若真草书诗卷,上海博物馆藏。
法若真颇有政声,学识不凡,但真正扬名于后世的当数他的诗书画,其文采被人们看重。他的诗“不今不古”,超然脱俗,自抒性情,独成一格,深为“性灵派”诗人赞许,人称其诗“因情以发气,因气以发声,因声而绘词”。法若真的文章同样非同异常,或庄或谑,可歌可泣,百态俱出,万变不穷,被清初文坛同仁誉为...
法若真历史词典解释 【生卒】:1613—1696 清山东胶州人,字汉儒,号黄石。顺治三年进士,官至河南布政使。工古文与诗,善画山水,自成一格。有《黄山诗留》。 词语分解: 真的字典解释真 zhēn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真诚 历史人物推荐:廖寿恒 ...
《柳氏子》讲述胶州法内史的管家柳西川因侵吞合伙人资本而遭到报应的故事。文中的法内史便是清初曾任内翰林国史院试中书舍人的法若真。乾隆《胶州志·人物》记载:“法若真,字汉儒,号黄山。我朝开国以五经异才膺荐,召试玉芝宫,授中书舍人。丙戌成进士,改庶常,晋侍读,一时书画名重长安。戊子典试福建,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