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宗含义解释 法相宗 [ fǎ xiāng zōng ] ⒈ 中国佛教主要宗派之一。 什么是法相宗引证解释 ⒈ 中国 佛教主要宗派之一。 唐代 玄奘 及其弟子 窥基 继承古 印度 瑜伽行派学说所创立。该宗严密分析诸法之相而阐述“万法唯识”之理,也称为法相唯识宗、唯识宗。 窥基 常住 长安 慈恩寺,世称 慈恩大师,故又称...
日本方面,孝德天皇白雉四年(653),道昭入唐,从玄奘学法相宗义,回国后,以元兴寺为中心而传法,称为南寺传;元正天皇灵龟三年(717,一说二年)玄昉入唐,从智周学法,返国后,以兴福寺为中心而传法,称为北寺传。日本法相宗为奈良时期(710~794)、平安时期(794~1192)最有势力之宗派之一。 以下内容皆取自成观大法师...
百度汉语_法相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其创始人玄奘常住慈恩寺,故也称为「慈恩宗」。玄奘到印度留学,从戒贤大师学习瑜伽行派的典籍,回国后将之翻译。由其弟子加以传扬,而形成一宗派。其学说主要在阐明一切现象。因心识才存在;无心识则无现象之理。唐武宗灭法,因典籍
法相宗,中国大乘佛教宗派之一,又名瑜伽宗、唯识宗、慈恩宗,由唐代高僧玄奘创立。 玄奘(602-664),河南省洛阳偃师市人,原名陈祎,汉族,是唐代佛学家、翻译家,佛教法相宗创始人、天竺那烂陀寺教授,尊称“三藏法师”。 玄奘法师▲ 他自小慧根深厚,十二岁便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之后...
北法相宗是中国众多佛教派系中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也是直接修证和修炼佛法的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最高佛学宗派。北法相宗源起于到印度游学18年而后回国的唐代高僧陈玄奘,是陈玄奘全面学习印度佛教理论和全程考察如来佛业迹、了悟佛及佛法之后而创立的有益于修行、修炼、修持的方便之门。创始人简介 玄奘(602~...
兴教寺,又称“大唐护国兴教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中国佛教八宗法相宗(又称唯识宗、慈恩宗)祖庭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街道境内,城南约20千米处的少陵原畔。兴教寺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后其弟子窥基法师和圆测法师也归灵于此,陪伴在玄奘灵塔左右。1961年03月04日,兴教寺被...
成语(Idiom):法相宗 (fǎ xiàng zōng)发音(Pronunciation):fǎ xiàng zōng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法相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强调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形象来认识真实的本质。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法相宗起源于中国的佛教传统,强调通过观察外在的形象(法相)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个宗派认为,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
试题来源: 解析 法相宗由玄奘创立于贞观年间。它的主要内容是“穷究万法之性相”,故名“法相宗”。以论证“万法唯识”、“心外无法”为宗旨,又称“唯识宗”。它崇奉的主要佛经是《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和《唯识二十论》,主张宇宙万物皆由“识”(精神本体)幻化而成。
法相宗更侧重于对事物本质的分析和理解,强调诸法的自相与共相;而唯识宗则更注重于心识的作用和转化过程,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变现。 修行方法上的差异: 法相宗的修行方法包括止观双修和研读经典;而唯识宗则更强调闻思修三慧和戒定慧三学的结合。 综上所述,法相宗和唯识宗虽然都属于佛教的重要宗派且有一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