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华严宗的“法界三观”是其独特的修行观法体系,它立足于“法界缘起”的哲学思想,将实相之理分为三层,分别是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这三种观法层层递进,旨在帮助修行者深入理解佛法的精髓,实现内心的清净与解脱。 真空观:这是对“空”的深刻理解,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
法界三观者,法界所观之境,三观能观之心也。 一、真空观 穷尽法界之事相,无一有自尔之别性,皆归于平等之空性,以空为性也。空者非顽无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离诸相,故名为空观。吾人所见之森罗万象,悉为妄情之偏计,犹如空华之实性为虚空。于口泯亡妄情所见之事相,显真空之妙体,名为真空观。真空即...
[转载]华严法界三止三观 一、真空止: 心无心相,境无境相,心境无相,粗动缘息。 二、无碍止: 心境无性,依理成立,离真理外,无心境得。 三、周遍止: 一一心境,如性融通,遂令圆通,无妄粗动。 『 止若不破,即应修观』 一、真空观:(:) 粗动心境,悉因缘生,因缘无性,相即寂灭。 二、无碍观:(理事...
因为事法界为凡夫众生情计识度之境,虚妄非实,在现代为大脑眼睛所运作观察的范围,受到物理社会条件的限制。因此华严宗初祖杜顺法师开出华严法界三观,即真空绝相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分别对应于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为真实修行的次第,后胜于前,前为方便,旨在事事无碍法界。西安华严...
法界指所观之境;三观,指能观之心。1。真空观: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真为非虚妄之念虑;空为非形碍之色相。以简别妄情显真性,而归平等空性,使见色非实色为真空,令见空非断空为真性,如此则能泯灭妄情所见事相,而彰显真空妙体。2。理事无碍观:即四法界中之理事无碍法界。理是性静明体...
手把猪头,口诵净戒。 趁出淫坊,未还酒债。 十字街头,解开布袋。 (5) 事事无碍,如意自在。 拈起一毛,重重法界。 一念遍入,无边刹海。 只在目前,或显或晦。 (6) 事事不知,空色谁会? 理事既休,铁船下海。 石火电光,咄哉不快。 横按莫邪,魔军胆碎。
编者按:近日,莆田广化寺与福州开元寺的方丈本性法师应邀赴马来西亚举办佛学讲座,题为《参透佛教三观智慧——因缘观、法界观、生死观》。讲座由马六甲青云亭、马六甲释迦院、马六甲佛教居士林、马六甲庆祝卫塞节委员会等主办。以下为本性法师佛学讲座内容要点:
小提示:"正住华严法界第三观,帝网深处无数镜影涵其旁。"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深处:很深的地方。白云深处有人家。 无数:无法计数。形容数目极多;心里没底。 第三:第三dì-sān[thethirdrd;thirdly;inthethirdplace]。复姓。
相当于法界三观中的理事无碍观。 “理” 即理体, “事” 即事法。 宇宙的差别事相与如如不动的本体界之间有相即相入的关系。 “理” 之与“ 事”, 本体与现象, 诸法与实相是一而非二, 如波即水, 水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