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 [ fǎ zhì shè hu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fǎ zhì shè huì ] 是和人治社会相对而言的。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卧薪尝胆 叹为观止 同舟共济 咄咄逼人 宵衣旰食 左右逢源 相提并论 背道而驰 ...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全文如下。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把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法治社会作出重大决...
《新闻联播》 20250321 19:00 《新闻联播》 20250320 21:00 《新闻联播》 20250320 19:00 《新闻联播》 20250319 21:00 《新闻联播》 20250319 19:00 《新闻联播》 20250318 21:00 《新闻联播》 20250318 19:00 《新闻联播》 20250317 21:00 《新闻联播》 20250317 19:00 《新闻联播》 20250316...
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制是一种正式的、相对稳定的、制度化的社会规范。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法制就是在这个社会上没有拥有绝对权利和不受监督的权利的人。哪怕一个普通老百姓告一个总理,司法机关也得受理。法制和法治的区别 “法制...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法治社会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要求。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完善,一方面,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以不断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另一方面,要推进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律的权威源于法律实施,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人民...
法治社会是和人治社会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秩序运行,并且按照严格公正的司法程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依照执政者的个人喜好以及亲疏关系来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公共事务。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具备精神和制度两方面的因素,即具有法治的精神...
法治国家是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法治国家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反映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规划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是贯穿...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公共法律服务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密切相关。2021年2月,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正式开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联合有关国家机关组建运行,是法律法规数据的“国家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