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愍(宋长沙麓山)[《高僧传》卷七] 摘自:历代名僧辞典 - 顾伟康编 释法愍。北人。弱年慕道笃志经籍。十八出家。便游践州国观风味道。波若数论及诸经律皆所游刃。后憩江夏郡五层寺。时沙门僧昌于江陵城内立塔。刺史谢晦欲坏之。愍闻故往谏晦。晦意不止。愍于是隐迹于长沙麓山。终身不出。晦乃率仪至寺厚...
谁知道万寿庵的传愍法..传愍法师” 万寿庵尼姑寺庙,有幸探到了她们真实生活的一角。眼前是一位肤色白净、容貌端庄的姑娘,二十四、五岁,讲流利的普通话,如果不是穿着法衣,谁也不会相信她就是尼姑。在交谈中知道她的法名叫“传愍法师”
冯道看到愍帝的大势已去,将其看成路人一般不理,冯道亲自率领文武百官迎接自己的新主潞王李从珂,随后又拥护李从珂为后唐末帝,冯道则继续担任宰相一职,朝中官员在他的带领下迅速各就其职。而正逢末帝即位时期,愍帝三日后在卫州被杀。在以后的每次政治风云波动中,冯道都给自己的船把好舵,及时地把自己在前一朝...
B.“其后各以事见法”,是被动句。 C.“形神逝其焉如”,是宾语前置句。 D.“将命适于远京兮”,是省略句。 4.与例句中加粗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追思曩昔游宴之好。 [ ] A.然嵇志远而疏 B.大行不顾细谨 C.叹《黍离》之愍周兮 D.大王必欲急臣 5.与例句中加粗的词用法...
而谯土地墝瘠,百姓穷困,毓愍之,上表徙民于梁国就沃衍,失帝意。虽听毓所表,必犹恨之,遂左迁毓,使将徙民为睢阳典农校尉。毓心在利民,躬自临视,择居美田,百姓赖之。明帝青龙二年,入为侍中。毓上论古今科律之意,以为法宜一正,不宜有两端,使奸吏得容情。及侍中高堂隆数以宫室...
法愍 法愍,男,南朝宋僧人。人物生平 据《高僧传》卷七载,十八岁出家,习《般若》、“数论”及诸经律。曾住江夏(今湖北武昌)五层寺。后隐迹于长沙麓山。年八十三卒。主要著作 著有《显验论》、《大道地经注》。弟子有僧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