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法性宗,朝鲜半岛佛教宗派。名称由来 以“诸法实性”为宗义,故名。又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三论”为所依经典,故亦称“三论宗”。历史沿革 高丽时,取其寺号,改名“慈恩宗”。朝鲜时期,慈恩宗与华严宗、中神宗、始兴宗合并为教宗,宗名消失。1941年后,朝鲜禅教两宗改名“曹溪宗”...
法性宗与法相宗是中国佛教中的两个重要宗派,它们在教义、修行方法和理论体系上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以下是对这两个宗派的详细比较: 一、法性宗(亦称唯识宗或法相唯识宗) 起源与传承: 法性宗主要源于印度的大乘佛教,特别是瑜伽行派的思想。在中国,这一宗派主要由唐代高僧玄奘及其弟子窥基等人弘扬。 核心教义: 主张“...
法性宗 基础信息 词语法性宗 繁体法性宗 拼音fǎ xìng zōng 怎么读 【法性宗】的意思 佛教宗派名。凡阐述真如不空,一切存在,都是法性随缘而起的大乘佛教宗派。如华严、天台、禅宗等。简称为「性宗」。 来源:-- 词典修订版
法性宗历史词典解释 即“三论宗”。 词语分解: 法性的解释 佛教语。真实不变、无所不在的体性。各宗所说不一。大般泥洹经·如来性品:“如来真法性,闻佛为众生。” 南朝 齐 周颙 难张长史门论:“般若所观,照穷法性。”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宗--今立法性即佛性。”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
性相二宗是佛学术语,指的是法性宗与法相宗。性宗(法性宗),相宗(法相宗)之并称。强调法性一味之理的宗派,称为法性宗;强调诸法差别之相的宗派,称为法相宗。一般以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密宗等属性宗;以唯识宗、俱舍宗等属相宗。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七十九(大三六·六一九上):‘通会二宗,即...
又名<三论宗>、<空宗>、<破相宗>。什么是法性宗呢?此宗认为;一切众生之心并非由于断惑而得清净,实为本来清净,所以众生之心即为法性。更以般若之智,直入诸法实性,故名法性宗。什么是三论宗呢?三论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其核心、故名三论宗。什么是空宗呢?空以涅盘本空、实相无相;...
空宗的异名,亦略称性宗。于佛教,对宇宙及人生之探求,以其不变、平等、绝对、真实之本体及道理为中心课题立宗者,称为性宗,又作法性宗。性者体义,‘法性’,指的就是诸法的实体。空宗破一切情见之执,以显示诸法体性,故有是名。反之,以其现象变化、差别相对之相状为中心课题立宗者,称为相宗,又作法相宗。
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研究传习而形成的宗派,因为是依据中观派三《论》立的宗,所以叫做三论宗。它的教义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二谛的“谛”字是真实的意思,从法性理体边说的叫真谛,从缘起现象边说的叫世俗谛。从俗谛说事物是有,就...
在二谛与三谛的观念上,法性宗主张的是一种更为深入的真理层次,认为三性之空是对有的一种超越,而佛德之空则进一步揭示了空与有的超越关系。这些观念构成了法性宗独特的理论基石。在宗密的《禅源诸诠集》中,他将佛教教法分为密意依性说相教、密意破相显性教、显示真心即性教三类。其中,显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