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是否就不能学佛修行了, 仁清法师开示。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出自《六祖坛经》,是五祖对六祖说的。如果没有认识本心所在(没有亲证本心)的话,修学佛法都将落于玄想与空谈,所以学法无益。释迦牟尼佛成佛是说过“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就是说一切众生皆有...
在你做自了汉的这个前提发心下,你是以修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为主要的修法,最后证得的是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果位,那就是声闻乘的标志。如果仅仅想当自了汉,你通过十二因缘法去修持,最终是证得辟支佛的佛果。 那是小乘缘觉辟支佛的佛果,这是它的标志。但是这两个,声闻和缘觉都要证空性。这是必须的,这...
头陀行是一种苦行(xíng)(也叫苦行(Hèng))。但是释迦佛的教法,是要有吃苦的精神,不是自寻苦吃。释迦佛的教法,那种吃苦是精进带来的苦。因为精进我们自认为的那种苦。那一种苦是了脱的正因,不是自讨苦吃。如果说我们不住房子,每天晚上住在树下打坐就算是睡觉了,提婆达多的戒律是这样的,释迦佛的戒律...
“如此委曲宛转开导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系为病人所开导者”。这是给病人所开导的一个内容,这些内容必须要有,懂这个意思吧?让他生净信,虔诚心念佛,懂这个意思吗?第一条善巧开导安慰病人,令生净信的内容,后边儿还有一点点儿,也是关于第一条的。 ——摘自仁清法师弘法视频《印光法师文钞 净土法要》 更...
仁清法师简介 仁清法师,1966年出生,又名仁如,中国佛教当代天台宗第四十六代传人。律师专业、佛教学院本科。因受祖上影响,法师自幼即对《周易》深感兴趣,及擅长“生克制化”之理的推演。并于1995年被“山东大学...
空是怎么参悟的?最后空是怎么证得的?所以说第一步你连本心是个什么都不知道,学法无益,用不上功。这是它的真实含意。所以佛经必需要解释,不解释的话,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那咋办?那我们得上医院外科里去看看他们做的心脏手术的了。——摘自仁清法师《成佛的法华》更多请搜“仁清法师”
仁清法师:菩萨十八根本戒之一 自赞毁他 《梵网经》:“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瑜伽》、《集颂》: 贪求利养恭敬故,非为济扶...
传喜法师 24-05-31 18:56 发布于 山西 佛弟子受的五戒对应于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常是中国儒家提倡的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但儒家所讲的只是一个概念,佛教的五戒就把它阐释得更为具体:仁,就是尊重生命,不杀害生命;义,不偷盗;礼,不邪淫;智,不饮酒;信,不妄语。受持五戒,就是把诸佛清净的五戒功...
仁清法师:佛是生死自如的 行持十种善法的功德,根据《十善业道经》来讲,内容稍微有点长,我不作过多的解释。只是把列举佛所说的,给大家念一下。佛说:【若离杀生,既得成就十离恼导法】。远离烦恼的法。你只要是不杀生,十种烦恼都不会找到你。 何等为十?就是那十种烦恼呢?
仁清法师:菩萨四十六轻戒之三十二 嗔爱自赞而毁他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三十二 嗔爱自赞而毁他 《集颂》:“爱染嗔恚作自赞,毁谤他方染违犯。若为摧伏恶外道,持教护他作调伏。未信令信信倍增,广如前说无违犯。”此条狠简单,前面第一条重罪,“贪图利养恭敬故”,与此的“爱染(自己)”相似但有区别。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