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宗尊崇,顶礼有加 后来,代宗皇帝奉法照大师为国师,闻法照大师言其师有至德,便也推尊承远大师,顶礼有加,赐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化业圆满,安详示寂 承远大师一生投注念佛实践,不图著作,坚持戒行,专修般舟三昧,以此自利利他,成就一代祖师的特有风范。大师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七月十九...
净土宗三祖承远法师的圆寂纪念日是在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七月十九日。承远大师以中道立教,善于随机设教,广受众多弟子的崇奉。其中,如比丘惠诠、智明、道侦、超然、法照等,均为他的入室弟子。唐代宗皇帝尊奉法照大师为国师,并推崇承远大师,对他顶礼膜拜,并加赐予尊号,还将他住持的寺庙命名...
承远(712~802年),净土宗三祖,唐代高僧,俗家姓谢,四川人。24岁时到荆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度学道。后遵师命去南岳衡山,从通相受具足戒,更于其座下学经律。闻慧日法师离京至广州,承远法师来谒,恭敬求法。慧日法师教示不可独然独善,应依《无量寿经》修念佛三昧,以救济群生。从此顿息诸缘,专修净土。 天宝元年...
净土宗三祖承远法师圆寂纪念日。承远大师教化众生,善立中道,随机设教。从化者甚众,前后受法弟子千有余人。就中以比丘惠诠、智明、道侦、超然、法照等,皆入室之秀。后来,代宗皇帝奉法照大师为国师,便也推尊承远大师,顶礼有加,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承远大师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
唐代高僧承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但是我其实想说的是,天下名山之所以僧占多,是因为僧建多。大多的寺院都是僧人号召、德行召感,才把它建起来的。 我们现在到处山头、庙门口、墙上,写的南无阿弥陀佛,这个风气呢,就是从承远大师来的。他把阿弥陀佛的愿望,做了这样的一个表达和实现,因为阿...
2017年9月9日,农历七月十九,净土宗三祖承远法师圆寂纪念日。 承远(712~802),唐代高僧,净土宗第三祖。俗家姓谢,是汉州(四川)人。承远法师出家之前师事成都唐公,开元二十三年前往荆州玉泉寺,依止兰若惠真和尚门下,剃发染衣,始备缁锡,方显僧宝法相。出家之后,又遵师命至南岳衡山从通相受具足戒,更学经、律。
中国净土宗三祖是南岳的承远大师。承远大师修行精进,修难行之苦行,现身就已经能够到极乐世界去(这是通过法照大师的描述得知的)。法照大师奉他为老师、师父,就是由于法照大师在定中看到阿弥陀佛旁边有一位衣衫褴褛的和尚,一打听,原来是承远大师,于是就去拜他为师。
近现代•印光法师《莲宗十二祖赞颂 其三 唐三祖南岳般舟承远大师》鉴赏:“羸形垢面,侍弥陀傍。法照神游得观光,佛示其名坊。往嗣门墙,心法永传扬。般舟苦行世难堪,绝粮泥土作所餐。常将经要佛名号,遍书涂巷岩石间。念佛佛教特别法,来学以此令……”录自《印祖文钞》
农历七月十九(2017年09月09日)是净宗三祖承远法师圆寂日。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唐代僧。学道于成都唐公,承远大师二十四岁时,出蜀到荆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度学道。承远大师后遵师命去南岳衡山,从通相受具足戒,更于其座下学经律。 闻慧日法师离京至广州,承远大师来谒,恭敬求法。慧日法师教示不...
承远(712~802年),净土宗三祖,唐代高僧,俗家姓谢,四川人。24岁时到荆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度学道。后遵师命去南岳衡山,从通相受具足戒,更于其座下学经律。闻慧日法师离京至广州,承远法师来谒,恭敬求法。慧日法师教示不可独然独善,应依《无量寿经》修念佛三昧,以救济群生。从此顿息诸缘,专修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