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法律中有多种法定减轻情节:已满十四不满十八周岁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体现对未成年人保护;已满七十五周岁者,故意犯罪可从轻或减轻,过失犯罪应从轻或减轻;未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又聋又哑或盲人犯罪可从轻等;从犯、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及有立功表现者,也都有相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规定。 法定减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减轻处罚的情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阶段犯罪者,应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二,年满七十五周岁以上的犯罪者,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都得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三,对于尚未完全失去辨认和控制自身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犯罪,虽然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四,对...
酌定减轻处罚的适用通常更加灵活,依赖于法院对案件具体情况的判断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核准。 综上所述,减轻处罚既可以是法定的,也可以是酌定的。法定减轻直接依据刑法规定的情节进行,而酌定减轻则需要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并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核准。两者在适用条件和程序上存在差异,但都是为了实现刑罚的公正和合理。参考法...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形也规定了减轻处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条规定的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第十九条规定的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以及第二十二条规定的预备犯等。法规 综上所述,法定减轻处罚的情节涵盖了多种情况,包括中止犯、自首与立功、防卫过当与避险过当、胁从犯与从犯以及其他特殊情形。...
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本视频由律师在线咨询提供,0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一、法定减轻处罚情节都有哪些 1、特殊主体 (1)未成年人犯罪: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在量刑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完全丧失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其实施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
法定减轻情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犯罪中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如果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即构成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如果造成损害,应当减轻处罚. 二,自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
1.第三十二条明确列举了四项从轻减轻的具体情形:主动消除危害后果、受胁迫或诱骗、主动供述未被掌握的违法行为、配合查处有立功表现;2.第三十四条作为兜底条款,涵盖其他法定情形;3.需区分"从轻"(法定幅度内较低处罚)与"减轻"(突破法定处罚下限)的适用条件;4.特别注意对于受他人胁迫诱骗的情形,要求具备因果关系证明;...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若为过失犯罪,则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视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若犯罪情节较轻,甚至可以免除处罚。
法定减轻处罚的情节 2024-12-12 05:22:32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法定减轻处罚的情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对于中止犯,如果造成损害,应当减轻处罚.这是因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体现了犯罪分子的悔过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