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典编纂既不是重新制定新法,也非对已有法律简单整理、照抄照搬,而是需要以一定的法律编纂理论为基础,统筹运用立改废释纂各种方法,实现法典各方面规则内在一致、相互支撑、逻辑自洽。当前,对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方法和方法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必须抓紧补短板、强弱项。要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沃土,深入研究、充分汲...
显而易见,我国民法典的编纂经验,对环境法典编纂的借鉴意义较为有限。再次,作为法典化基础的环境立法体系仍不完备。作为一种高度体系化的规范载体,法典是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某一部门法发展到一定高度后——拥有健全完善的立法体系——形成的统一规范整体。从整体上看,我国尚未形成健全完善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明确提出,“研究启动环境法典、教育法典、行政基本法典等条件成熟的行政立法领域的法典编纂工作”。编纂行政基本法典,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应当认真挖掘我国古代治官以德的传统和重视吏治的法典编纂原则,不仅要约束行政权力以实现依法行政,也要重视规范行政主体与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
中国古代法典传统 与当代生态环境法典编纂 张梓太 内容摘要: “诸法合体”是中国古代法典与当代生态环境法典共同的形式特征,“法律自然化”是中国古代法典与当代生态环境法典相续接的实践理路。中国古代为克服“诸法合体”的弊端,形成了“统分结合,以类相...
法典编纂,又称法律编纂,是指在对某一部 门法全部现行法规范进行审查、整理、补充、修 改的基础上,制定新的系统化的规范性法律文 件--部门法典的活动。 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需要编排、整理,区别 在于法律汇编是以法律文件为单位加以整理排序, 并且不改变法律规范的内容;而法律编纂则以法 律规范为单位加以整理排序...
美国编纂法典运动,美国很早就接受了英国的普通法,以判例法为主,制定法居于次要地位,尤其很少编纂欧洲大陆国家那样的法典。对于判例法的规则不够明确、体系缺乏系统等缺陷早就有人提出批评,并有人建议编纂法典。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编纂法典运动。首先开始于纽约,在D.菲尔德的倡导和主持下,纽约州相继颁布...
王灿发:第一个特点,是研究先行。环境法典作为环境法律体系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选项之一,国内学界已经积累了不少关于环境法典编纂的成果。十多年前,学界就已开始了对生态环境法典的研究。我们在2010年曾写过一份研究报告,叫《制定生态环境法典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当时是受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政策法规司...
王灿发:第一个特点,是研究先行。环境法典作为环境法律体系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选项之一,国内学界已经积累了不少关于环境法典编纂的成果。十多年前,学界就已开始了对生态环境法典的研究。我们在2010年曾写过一份研究报告,叫《制定生态环境法典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当时是受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政策法规司...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 法典编纂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是指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补充,并编辑新的系统化的法典的活动。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