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螺属(Parafossarulus)是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豆螺科的一属。种属分布 广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也有分布。形态特征 壳高一般10毫米以上。壳坚厚。壳面具有螺旋纹或螺棱;壳口周缘厚,有深色框边。厣为石灰质薄片,与壳口同大小。沼螺雌雄异体,雄性交接器官位于...
沼螺是肝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对肝吸虫病的流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沼螺还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沼螺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我们应该加强对沼螺的保护和研究,促进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中华沼螺的生活习性主要体现在生殖、生长与栖息等方面。中华沼螺为卵生动物,其交配期通常发生在4~10月。进入4月下旬后,它们便开始产卵。卵袋呈现胶质透明状,附着于其他贝壳或水中的物体上。卵巢内约含20粒卵纹沼螺,若在适宜的温度下,大约10天后,幼螺即可孵化。幼螺在孵化后,经过约2个月的时间...
沼螺属的生物特性主要体现在其繁殖和生活习性上。它们是卵生动物,其繁殖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月到10月之间,这个时期被称为交配期。4月下旬,母螺开始产卵,产出的卵被包裹在胶质透明的卵袋中,这些卵袋会紧密地附着在其他贝壳或者水中的物体上,形成独特的生育环境。母螺的卵巢中大约可以容纳20粒卵纹...
中华沼螺,贝壳面具有螺旋纹或螺棱呈卵园锥形;壳面光华,螺塔高,螺层略凸,具有罗堎,壳口周缘厚,有深色框边。厣为石灰质薄片,与壳口同大小。沼螺雌雄异体,雄性交接器官位于颈部背侧。生活习性 卵生,4~10月为交配期,4月下旬开始产卵,卵产于胶质透明的卵袋内,卵袋贴附于其他贝壳或水中物体上。卵巢含...
前鳃亚纲,豆螺科,沼螺属的一种。贝壳不大, 外形略呈卵圆形, 壳薄, 不坚实。有5个螺层; 螺旋部为短圆锥形; 体螺层膨大, 略呈圆桶形。壳口周缘薄, 易破碎, 周缘具有较细的黑色框边; 内缘上部与壳轴相交呈角状, 因此形成略作方形的壳口。脐孔呈缝状。具壳壳高约为11.2 毫米, 壳宽7.2 毫米,壳...
沼螺属 /marsh snail/ 最后更新2023-01-12 浏览47次 中腹足目豆螺科的一属。 英文名称 marsh snail 拉丁文名称 Parafossarulus 目 中腹足目 科 豆螺科 所属学科 生物学
纹沼螺对于生物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华枝睾吸虫和抱茎棘隙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对于禽类和鱼类来说,它们是天然的饵料。然而,纹沼螺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它们可能会危害到绿肥水浮莲和凤眼莲的栽培。相比之下,中华沼螺的分布范围较为有限,主要在中国的江苏、江西、湖北和湖南等省份,其形态特征与...
外观不同、颜色不同。1、外观不同,沼螺的外观比较圆,而豆螺比较长。2、颜色不同,沼螺颜色比较深,而豆螺偏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