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河阳山歌),苏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历史渊源 河阳山歌,是指张家港市南部、以河阳山地区为中心的民间歌谣。从史料记载来看,河阳一带从明代就已有山歌传唱活动。河阳山歌藏量丰富,目前流传下来有1200多首,题材广泛,除广为流传的四字头小山歌外,也有大山歌和长山歌。其...
2005年6月5日,凤凰镇在港口文化中心隆重举行河阳山歌推介会暨河阳山歌馆开馆仪式,时任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为该馆题写馆名,省市文化部门领导、张家港市委领导和1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出席仪式。历经沧桑劫难,流传于张家港市南部河阳地区的河阳山歌,终于枯木逢春,于盛世重生。 沉睡千...
2005年6月5日,凤凰镇在港口文化中心隆重举行河阳山歌推介会暨河阳山歌馆开馆仪式,时任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为该馆题写馆名,省市文化部门领导、张家港市委领导和1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出席仪式。历经沧桑劫难,流传于张家港市南部河阳地区的河阳山歌,终于枯木逢春,于盛世重生。 沉睡千...
河阳山歌,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华夏古老音乐的活化石,使凤凰镇成为了“中国吴歌之乡”。下午3:30,我们驱车离开恬庄老街,前往河阳山歌馆。沿途经过凤凰湖和凤凰山下的仿古建筑群,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油菜花盛开,夕阳西下,映照着河阳山歌馆。这座占地20亩、建筑面积达3803平方米的建筑,于2010年9月...
“斫竹、削竹、弹石、飞土、逐肉”是河阳山歌《斫竹歌》里的歌词,它用短短的十个字写出了劳动人民狩猎的场景。这首歌有六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山歌当中的活化石。作为张家港文化瑰宝之一的河阳山歌,早前已成功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听听这首《斫竹歌》。
我想在2020年10月24日与上海部分作家、诗人一起参观河阳山歌馆,并在学习和研究诗歌的基础上,把《斫竹歌》与我国公认的最早产生的诗歌《弹歌》作个比较,并根据其传唱、发掘、论证等情况特别是词曲的文本对《斫竹歌》产生的年代和正确的版本作个探析。一、《斫竹歌》及其与《弹歌》文本的异同 《斫竹歌》是一首由...
河阳山歌是张家港南部地区千百年来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它以凤凰镇为传承中心,分布在河阳山的周围地区。由于河阳山歌存在于江南水乡的纯农耕圈内,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独立地生存着,它传承性强,又是过去农村中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并且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河阳山歌共搜集到三万余行,再加上近万行...
《斫竹歌》的发掘人虞永良在《河阳山歌概述》中认为河阳山歌中“最早的一首歌,是伴随在劳动中与劳动号子相结合在一起的《斫竹歌》。”他还因“这首《斫竹歌》与传世的古歌谣《弹歌》极其相似”,从而认定这首《斫竹歌》“是先民们原始狩猎及群体劳动中的歌唱。”(详见《中国·河阳山歌集》第1页)按照虞永良的说法...
具有6000年历史的河阳山歌是河阳地区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代表作《斫竹歌》让全国人民充分领略了河阳山歌的无穷魅力。河阳山歌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派古典风韵,可同苏州园林相媲美。在河阳山歌馆,游人可充分了解河阳山歌的产生和传承,还能一品山歌手们的天籁之音。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向山歌手学唱,甚至可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