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郡位于北魏河北平原腹地,地处九河之间(古黄河下游多条支流交汇处),水系纵横使其成为农业与军事要冲。郡域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北河间市、献县、肃宁县及任丘市部分区域,东接勃海郡,西连高阳郡,南通章武郡,北邻范阳郡,是连接幽州与冀州的枢纽。政治军事功能强化 北魏太武帝为巩固河北统治,将河间郡纳入军事防...
历史地名> 河间郡 ①西汉高帝置,治所在乐成县 (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文帝二年 (前178) 改为国。三国魏改为郡,治所在乐城县 (今献县东南)。西晋复为国。北魏又改为郡,移治武垣县 (今河北河间市南)。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及唐天宝、至德间皆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 (今河间市)。
河间一名在战国赵国时即见于记载。秦代其地为巨鹿郡所领。西汉初年属张耳赵国。汉高帝分赵国所辖的巨鹿郡东北部置河间郡,仍为赵国支郡。高帝十二年(前193年)分河间郡西北部数县属涿郡。文帝二年(前178年),封赵王遂之弟刘辟疆为河间王,分赵国之河间郡置河间国。文帝十五年(前165年),河间王刘辟疆薨,...
在瀛州河间郡,同样有着一段传奇的历史。这里出现了八个姓氏:刑(邢)、俞、家、玄、尧、刘、詹、稅。这些姓氏在《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中被详细记载,为我们揭示了瀛州河间郡的姓氏分布和历史变迁。敦煌,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不仅以其壮丽的佛教艺术闻名于世,更藏有无数珍贵的文献资料,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河间郡的姓氏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章、俞、凌、邢、詹等。以下是对其中部分姓氏的简要介绍: 邢姓:邢姓的主要堂号有“河间堂”,表明其与河间郡的深厚渊源。邢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河南等省为多。历史名人如南北朝时期的邢峙,是北齐的文士,精通“四书”“五经”,为人方正纯厚,有儒者风度。 凌姓:虽然关于凌...
河间郡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境内有众多河流穿境而过,如滹沱河、滏阳河等,为河间郡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水源。这些河流两岸绿树成荫,风光旖旎。尤其是在春天,河间郡的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更是美如画卷。 河间郡的人文景观也是一大亮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河间府古城墙。这座古城墙始建于战国时期,历经多次修建,至...
河间一名在战国赵国时即见于记载[1]。秦代其地为巨鹿郡所领。[2]西汉初年属张耳赵国。汉高帝分赵国所辖的巨鹿郡东北部置河间郡,仍为赵国支郡。[3]高帝十二年(前193年)分河间郡西北部数县属涿郡。文帝二年(前178年),封赵王遂之弟刘辟疆为河间王,分赵国之河间郡置河间国。文帝十五年(前165年),河间王...
1、河间、河间国、河间郡名考析河间之名始于东周,距今有 27002700 年历史。因处九河流域(徒 骇河、大史河、马颊河、覆釜河、胡苏河、简河、絜河、钩盘河、鬲津河)之间而得其名。河间历史悠久,英才辈出,历代在此设郡 立国,建州置府,涌现出许多对中国文明史起到重要影响的人物素有“京南第一府”之称。汉代...
此时河间郡领地不足初置时的三分之一。景帝二年(前155年),封皇子刘德为河间王,复置河间国。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河间国除为郡。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复置河间国,国都在乐成县(县治在今河北献县东)。王莽时国绝。东汉建武七年(31年),封西汉末河间王刘邵为河间王。建武十三年(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