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比降是指河道中相邻两个断面间的高程差与两断面间的距离的比值。 河道比降的求算公式为: J=h2−h1LJ=\frac{h_2-h_1}{L}J=Lh2−h1 式中,JJJ为河道比降;h2h_2h2和h1h_1h1分别为相邻两个断面的高程;LLL为两断面间的距离 。
-计算公式:J=(H_1 - H_2)/L,其中J为河道比降,H_1和H_2分别为河段上游和下游的水位高程(单位:米),L为河段的长度(单位:米)。 -解答过程示例: -假设某河段上游水位高程H_1 = 100米,下游水位高程H_2 = 90米,河段长度L = 5000米。 -根据公式J=(H_1 - H_2)/L=(100 - 90)/5000 = 10...
山区河道比降经验值通常大于平原河道。例如长江上游山区河道比降可达千分之几。而黄河下游平原段比降仅万分之几。河道比降经验值受地形地貌影响显著。地质构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比降情况。河流发育阶段不同比降经验值有变化。 幼年期河流比降往往较大。成熟期河流比降相对较为平缓。测量河道比降经验值需专业...
主河道比降通常是通过河流的总落差除以总长度来计算的。具体来说:计算方法:河流的平均比降 = 河流的总落差 / 河流的总长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每单位长度的河流平均下落高度。例如,一条3000千米长、落差3000米的河流,其平均比降为1‰,即每千米落差高度为1米。影响因素:在天然河道中,水深与流速的...
1. 河道纵比降的定义是水面落差与河长之比,即i=△Z∕L×1000‰,它是一个反映河流纵剖面坡度的指标。2. 水面落差是指河流中某河段两端的水面高程差,而水面总落差是指河源和河口两处之间的水面高程差。3. 纵比降通常以千分率或万分率表示,它描述的是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程差与相应的河流...
河道比降计算公式.xls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Sheet3 Sheet2 Sheet1 编号 高程 (m) 距离li (m) (h0+h1)*li (m2) 2h0L (m2) L2 (m2) J(‰) 0 合计 493.99 .00 13.62 1000.00 1.00 1.00 497.55 ...
河道纵比降名词解释 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纵向下降的高度与水平距离之比。也被称为河床纵坡或河流坡度。它是描述河流的陡度和倾斜程度的一种指标。 河道纵比降的计算公式为: 纵比降=(终点高程-起点高程)/河流水平距离 其中,终点高程是河流某一点的高程,起点高程是普通上游的高程,在河道纵比降计算时,水平距离是...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进行计算: 河道纵比降 = (起点高程 - 终点高程) ÷ 距离 其中,起点高程和终点高程分别是河道的起点和终点的高程值,距离是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通常以千米为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河道具有弯曲和起伏等特点,因此这个公式只是一个近似值,实际计算时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公式为:i=△Z∕L×1000‰。其中,△Z代表某河段两端的水面高程差,即水面落差。而L则是河段的长度。在河流中,河源与河口之间的水面高程差被称为水面总落差。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纵比降的定义,即水面落差与河长之比,纵比降又称为纵坡降,通常以千分率或万分率来表示。具体来说,河段水面沿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