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月份河蟹最后一次脱壳后进入育肥期,开始投喂蛋白质40%以上的育肥料,投喂量为存塘河蟹重量的5%。 (6)阴雨低压天气减少投喂量,高温天水温39度时,适当减少投喂量。 2、生态调控 (1)池塘水温高于20℃时,施用EM原露、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和硝化细菌等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改善池塘水质和底质,增加...
摘要: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最重要淡水蟹类,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河蟹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养殖产量不断提高,因此了解河蟹生态养殖全过程有利于推进河蟹生态养殖业蓬勃发展。此综述对近十年河蟹生态养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回顾,主要从河蟹的人工繁殖,豆蟹、扣蟹、成蟹的饲...
七里海河蟹作为七里海湿地最具特色的生态产业之一,也是近年来宁河区重点发展的特色生态养殖产业。所谓“一方水土育一方蟹”,宁河区独特的地理、水文、气候、生态环境和历史悠久的养殖技术造就了七里海河蟹膏满黄肥、口感细腻、肌肉组织饱满的优异品质和...
但由于河蟹池水草多,池水较清瘦,故混养数量不宜多。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混养50~100g/尾白鲢、鳙鱼种40~50尾(鲢、鳙鱼比例为5∶1),此外,养蟹池也不能混养鳖,有条件的话,可采取养蟹池混养适量青虾的养殖模式,用生态养殖管理的措施,获得高产、优质、高效。 四、投放螺蛳,满足河蟹对生物活性物质的需要 螺蛳是...
河蟹生态养殖,作为一种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并融合人工控制的良种养殖方式,相较于传统养殖模式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首先,其核心理念在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并重,旨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通过生态养殖,不仅能有效保护水源、维持生态平衡,还能大幅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为水产品的生长创造了一个更为自然、健康的...
河蟹生态养殖的管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养殖管理、水质管理、病害防治,以及养殖环境的准备与维护。在这些环节中,养殖管理显得尤为关键。首先,饵料管理是养殖管理的核心。河蟹的饵料种类繁多,包括植物性饵料如南瓜、红薯、玉米等,动物性饵料如螺蛳、河蚌、野杂鱼,以及蛋白质含量达到38%的颗粒饲料。在投喂时,必须...
1.亩放养扣蟹800~1000只,蟹种规格130~160只/千克,养殖的优质“红膏”河蟹达标率为92%,生态养殖优质“红膏”河蟹肥满度好、质量安全。回捕率达 50.15%,平均规格为 166.5 克/只,亩产量达68.6千克。亩均产值7546元,亩均经济效益3706元。 2.亩套养青虾2.5~3千克,其中7月下旬至8月上旬套养青虾苗种规格为9000...
亩放养优质蟹种2800只~3500只,池塘为环沟塘,应用复合型水草、水车式及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等,亩投放螺蛳500千克~750千克,雌蟹池亩产量250千克,雄蟹池亩产量250千克,亩效益可达1万元。 (二)示范推广情况 河蟹雌雄分养高产高效养殖模式全...
河蟹养殖的基本步骤 1 种苗选育 河蟹养殖的起始环节是挑选出品质优良的种苗。优质的种苗通常展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体型匀称且无显著疾病特征。在选育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人工孵化和自然孵化等方法,来提升种苗的数量与质量。2 养殖池的规划与建设养殖池的设计与建造是河蟹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规划时,需综合考虑...
近年来,水产养殖比较火热的就是虾、蟹等等,那么河蟹该如何养殖才能生态高效呢,且跟着惠农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池塘的准备 池塘的条件。池塘的选择要求水草丰富、水质清新、阳光充足, 面积要根据养殖规模来定, 一般要求为2~10亩, 深1~1.5m, 排灌水方便, 底质为硬质的黏土为宜, 如果池底的淤泥过厚, 则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