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含沙量分级标准 微含沙:含沙量小于0.1千克/立方米。在此级别下,河水较为清澈,视觉上几乎看不到明显泥沙,水体透明度高,常见于源头附近生态保护良好、水流平缓且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极高的河流段落,像一些高山雪水融化汇聚而成的溪流,多属于微含沙状态。 少含沙:含沙量处于 0.1 1 千克/立方米。河水稍显浑浊,阳光直射...
它是描述河流中泥沙含量多少的一个重要水文参数,对于河流的水质、河床演变以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 二、计算方法 河流含沙量的计算通常通过以下公式进行: \[含沙量 = \frac{泥沙质量}{河水体积}\] 或者采用体积比来表示: \[含沙量 = \frac{泥沙体积}{河水体积}\]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
河流含沙量也随时间变化而不同:一年中最大含沙量在汛期,最小含沙量在枯水期。 含沙量大的河流输沙量不一定大,含沙量小的河流输沙量不一定小,因为这还要考虑到其水量多少的问题。 中国长江年平均含沙量仅0.54千克/立方米,而年输沙量高达4.78亿吨;辽河年平均含沙量为6.86千克/立方米,而年输沙量仅0.41亿吨。 同一...
黄河以携带大量泥沙闻名于世。据统计,黄河每年基本上会携带 16 亿吨黄沙入海。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最大年输沙量达 39.1 亿吨(1933 年),最高含沙量 920 千克 / 立方米(1977 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 16 亿吨,平均含沙量 35 千克 / 立方米。“一碗水,半碗泥” ...
国际通用标准将河流含沙量划分为五个等级:极低(<0.1kg/m³)、低(0.1-1.0kg/m³)、中(1.0-5.0kg/m³)、高(5.0-10.0kg/m³)、极高(>10.0kg/m³)。我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阈值,在西南喀斯特地区执行更严格标准,要求旅游区河流含沙量控制在0.3kg/m³以内,保障水体透明度与...
河流含沙量又称固体径流。指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数量,计量单位为千克/立方米。 含沙量的变化 (1)河流含沙量是随时间变化的。一年中最大含沙量在汛期,最小含沙量在枯水期。 (2)河流在年际之间的含沙量也不一样。 (3)在一次洪水过程中,最大含沙量称沙峰,沙峰不一定与洪峰同时出现,一年中首次大洪水的沙...
含沙量小:如果河流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比如有大片森林、草原,而且地形比较平坦,没有太多的坡面径流冲刷土壤,那么河流含沙量往往较小。像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大面积热带雨林,植被对土壤保护作用强,河流含沙量就小。 含沙量大:要是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比如过度开垦、砍伐森林,同时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就容易造...
解析 B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 古籍中常以 “河水一 石,其泥六斗”及 “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 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 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 沙量为16亿吨,平均含沙量约为每立方米35千 克。 黄河含沙量之高,在世界河流中是绝无仅 有的。 故选:B。
河流含沙量(river sediment concentration) 是指单位体积的浑水中所含的泥沙的质量,用x表示.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不仅能体现水质好坏,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某区域内自然资源的破坏情况和水土流失现状.详尽的研究河流多年的含沙量变化特征,可以对了解地域主要水源的水质变化、生物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皆具有重大意义.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