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三镇指的是成德、魏博、卢龙三镇。成德镇治恒州(今河北正定), 自李宝臣任节度使时开始割据,占有恒、定、易、赵、深、冀等州(今河北中部和南部)。魏博镇治魏州(今河北大名东),自田承嗣任节度使时开始割据,占有魏、博、贝、相、澶、卫、沼等州(今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地区)。卢龙镇治幽州(今北京),自李...
河朔三镇的起初皆为安史降将,治下又是安史叛乱的根据地,民族成分也较为复杂,人多彪悍尚武,有一定胡化色彩。唐朝后期,三镇节度使的任命朝廷基本不能干预,皆为家族相传或悍将夺位,然后奏报中央予以形式上的承认。三镇各拥强兵,自行署置官吏,赋税截留本镇不上贡,又互结婚姻以为声援,朝延也是视同度外。由于这三镇都...
河朔三镇名词解释 河朔三镇是指唐朝时期河北地区的三个重要的军事防御重镇,分别是幽州、孟津和潞州。 1.幽州:位于幽燕平原,是唐朝最重要的北方边防重镇之一。幽州地势险要,地处北方草原与中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军事据点。幽州设有兵马司驻守,掌握了对辽东、突厥等北方势力的控制权。 2.孟津:...
这一连串的事情,让河朔三镇的割据情况变得更稳固了。朝廷只能承认三镇有特殊的地位,默认它们可以世袭,还能自治。虽然在名义上,河朔三镇还是归唐朝统治的,可实际上已经成了“独立王国”。河朔三镇,也就是幽州、成德、魏博,就像三颗明珠一样嵌在大唐帝国的北方边境。它们的特别之处,不只是在地理位置方面,在独特...
经过八年多的血腥战争,唐朝终于平定安史之乱,可是河北地区仍不平静,出现了三个割据一方的藩镇,即“河朔三镇”。此后的百余年间,唐朝与河朔三镇多次爆发战争,朝廷甚至动用全国的力量,但却始终无法彻底平定。唐朝朝廷对于河朔三镇也感到无可奈何,只能承认他们的割据。那么,唐朝朝廷为何无法平定河朔三镇呢? 一、称雄河朔...
唐后期的“河朔三镇”是哪些?A.朔方、夏绥、鄜坊B.河阳、陕虢、河东C.幽州(范阳)、成德、魏博D.河中、昭义、义武
河朔三镇的名词解释 我国历史上,河北地区有着众多的历史名镇。其中,河朔三镇是指河北省境内的三个古镇,分别是安阳、邯郸和洛阳。这三个古镇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安阳是河朔三镇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一个古镇。安阳位于黄河南岸,是河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安阳是中国...
河朔三镇指的是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和魏博节度使。其中范阳节度使主要管着河北省北边,包括了北京、保定一带。成德节度使管着河北省中部地区。至于魏博节度使则管辖着河北省南部、山东省北部。唐朝皇帝喜欢设立节度使,只要朝廷的军队比较强大,地方节度使是不敢乱来的。偏偏安禄山叛乱以后,朝廷没有能力保卫两京,这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