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县,古称桐丘,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它位于河南省中部,周口市西北部,地处豫东平原,居周口、许昌、开封三地交界,县域面积1173平方公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扶沟县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各取一字而得名“扶沟”。这里建制时间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早在...
民国十二年(1923),遵河南省长张福来《实行新学制》训令,改县立高等小学校为扶沟县立小学校。有初、高两级,初级四年,高级由三年改为二年,学生仍分甲、乙两班,甲班学生学校不收学费、书籍费和伙食费,乙班学生只供给书费,其余自费。以后甲、乙班学生一切费用均自理。民国十六年(1927),吴佩孚军队驻扎扶...
扶沟,古称桐丘,隶属河南省周口市,位于周口市西北部,总面积1173平方千米,下辖2个街道、8个镇、6个乡。人口约为75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扶沟县历史悠久,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因其境内东部有扶亭,西部有洧水沟,故各取一字,命名为“扶沟”。...
扶沟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历经岁月的洗礼,扶沟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地理位置上,扶沟县处于豫东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这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成为了河南省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农民们辛勤耕耘,用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收...
兰若寺(lán rě sì),原名兰若庵,位于河南省扶沟县城东南十八里焦桥村,贾鲁河(原惠民河)畔。兰若寺,始建于清康熙十九年 (公元1680年),康熙帝南巡到焦桥村,听说了尼姑在洪水暴发,疾病流行年间的善举,被尼姑的功德所感动立即恩准拨款,修建尼姑庙,赐名“兰若庵”。兰若寺,已有336年的历史,是周口...
扶沟县高级中学,建于1926年,1962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重点中学”,2005年评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2017年5月4日,学校乔迁新址。扶沟县高级中学新校区位于扶沟县新区花园南路西侧、洧水路南侧、雕亭路北侧,占地210亩,120个教学班,总投资2.5亿元。新校区教学、实验、运动、生活等办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
在河南扶沟县城内书院街,矗立着一座书院,南北长73.65米,东西宽39.9米,总面积约有3000平方米,房屋有52间之多,在现存的古代书院中,其建筑数量可以排在全国前列,一个县城能够拥有一座如此规模的书院,令人惊叹,这就是著名的大程书院。 理学文化的发源地 大程...
河南省扶沟县简介 扶沟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属周口市,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的故里。古称桐丘,公元前196年,即西汉高帝十一年置县,因桐丘古城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故此得名,迄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距省会郑州120公里,西临许昌,北连开封,南接周口,位居中原城市群之中。辖崔桥镇、江村镇、白潭镇...
河南省扶沟县,这片沃土,孕育了无数动人的故事,也承载着一代代扶沟人的乡情。在这里,我愿以一颗热爱家乡的心,用文字描绘出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扶沟大地上,唤醒了沉睡的万物,我漫步在乡间小道,感受着家乡的宁静与美好。路旁的柳树,轻轻摇曳着枝条,仿佛在向我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小溪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