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强国梦,唐玄宗改行募兵制,致使大批汉人常年戍边,无暇农事。为解决用兵与农耕的矛盾,朝廷在边疆大量征募胡人充军。于是,胡人得以合法地大规模进入河北。至开元年间,在汉、胡文明的交汇处,一个初步胡化的社会已然形成。总的来说,唐初几代皇帝为了抗衡河北地方势力、充实唐军,先后将大批粟特人、突厥人、高...
但随着胡化的继续深入,河北的世家大族感到了无力与无助,尤其是河北三镇在对抗朝廷的过程中,大量征招胡人入伍,提高胡人地位,这让他们失去了对河北文化上的认同,于是纷纷选择南下、西走,来躲避这种剧烈的变化。第三,就是社会习性的变化。学者毛汉光对河北五大士族中三十四个显赫房支的研究表明,当时只有两个房支...
每当讨论安史之乱这一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时,总会有人咬牙切齿地引用陈寅恪的“河北胡化”论:大意是出自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基于玄宗后期河北地区出现的胡化现象,以及胡人大量参与安禄山的军队,得出了以下结论:他认为河北地区不是从血统上,而且从文化上已经是胡化社会,安史之乱和战后河北藩镇与...
中唐之后河北胡化有多严重?河北指唐代河北道。大致范围即今天的京津冀以及鲁北地区。 陈寅恪在《唐代政治...
那就是忽略了“胡化”所带来的地方割据问题。 也许是因为出身胡汉混血,政治上又大多依托于关陇贵族,李唐王室在相当程度上继承了北周政权的胡汉融合思想,对胡人跟胡人文化的态度也相当宽容;而这正是朝廷对河北地区胡化迹象关注度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背后更是五代以来河北胡化的一段隐秘历史。 ▲介休祆神楼 山西四大名楼中的介休祆神楼,就是祆教留下的重要遗存。清代《重修三结义庙碑记》碑刻记载:“三结义庙初非为三结义庙也,盖宋文潞公特为袄神建……明嘉靖十一年(1532)更改为三结义庙也。”这里的文潞公,即北宋名臣文彦博,因为主持了“三易回河”...
同时,他的统治也被誉为“永徽之治”,百姓安乐,留下了贞观之遗风。然而,现在网上所赞扬的武则天政绩,大多都是对“永徽之治”的颂扬,而她自己的武周朝却乏善可陈,甚至还发生了著名的“河北胡化”。武则天取代唐朝后,为了稳固政权,打击唐朝的拥护者,她启用酷吏,并大肆屠杀李唐宗室和名将,导致军事实力衰退...
1,河北地区的胡化 河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先秦属于燕赵,两汉分属幽州和冀州。东汉以将的世家大族中,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都是顶级门阀,南北朝时期对重建华夏文明功不可没。是汉族的传统生活区域 但从唐朝开始,河北,尤其是河北北部地区开始发生了变化,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羁糜州的设立。
《从胡地到戎墟:安史之乱与河北胡化问题研究》(王炳文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2) 关于本书 安史之乱是唐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解析这一事件的维度主要有二,一个是政治史维度,一个是民族史维度,二者又有所交集。本书试图打通这两个维度,进行深度的讨论。著者细致地揭示了安史之乱前河北地区胡化问题,注意到...
中唐之后河北胡化有多严重?河北指唐代河北道。大致范围即今天的京津冀以及鲁北地区。 陈寅恪在《唐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