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丘石刻,大河光石材质,表面刻19字,被称为打开中山国大门的一把钥匙#文物 #石刻 #中山国 - 河北|中山国博物馆于2021012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078.4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近日,一件来自2300年前战国时期的文物——“河光石刻”,在河北博物院静静诉说着属于它的故事,引发了无数网友的深情共鸣。一封来自战国的问候 在这块名为“河光石刻”的文物上,刻着一段简洁而深情的文字:“后世的君子们,你们好呀!”这是公乘德和旧将曼二位,在战国时期为王打鱼时,闲来无事,对未来的...
河北河光石刻字揭示战国中山国秘密 1935年,在河北平山县南七汲村,一块巨大的河光石被挖出,上面刻有两行19个字,被称为“守丘刻石”。由于当时无人能识别这些文字,这块河光石并未引起太大关注,它被留在了原地。随着建国后对滹沱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建设,平山县境内发现了许多战国时期的遗物。1974年,几块巨大的...
河北博物院的河光石刻。两个给王看守陵墓的人,可能是太无聊了,决定给后世的人们留一封信。 看到这些文字注释的瞬间,感觉历史都突然变得鲜活起来,穿越两千多年寄来了一张明信片。 #河北博物院 #河光石刻 #公乘得守丘刻石
河光石刻铭文以其简洁的文字和深邃的意蕴展现了战国时期的浪漫情怀。公乘得与旧将曼,一个与鱼共舞,一个与英雄相伴,他们通过天然巨石向未来的贤者传递着对自然、对过去、对未来的浪漫情感。这段铭文不仅是对知识与智慧的尊重,更是对时间的浪漫诠释,展现了古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战国)《公乘得守丘刻石》又名《河光刻石》 (战国)《公乘得守丘刻石》又名《河光刻石》 《公乘得守丘刻石》又名《河光刻石》。篆书,两行,十九字(一说二十字)。刻在天然形状的石上,石长九十厘米,宽五十厘米,厚四十厘米。此石原在河北平山县前七汲村外的田野里(战国时期的古灵城遗址西部),四十多年...
1935年,河北平山县南七汲村挖出了一块很大的河光石,上面共刻有两行19个字,后被命名为“守丘刻石”。由于无人认识,这块河光石并未引起什么反响,一直留在原地。随着建国后对滹沱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建设,平山县境内发现了众多战国时期遗物。1974年出土的几块体型...
河光石上的铭文 被翻译了出来 大意是 “小臣公乘德,替国王看守园囿,为国王捕鱼,国王死后,还为他守护陵墓。今年龄已长,特意刻上这块石头,以便告诉后人。”这就是著名的 公乘得守丘刻石 现存于河北博物院 短短两行字 却是石破天惊 守墓人留给后人的这段文字 证明了这里 曾经是一个王陵的所在地 揭示了...
随后,陈应祺只好求助于精通先秦文化的文字学家李学勤老先生,李老先生通过研究这块河光石刻有的文字,发现了一个重要信息:有位名叫公乘得的小官员,因为负有罪责被朝廷安排了看守陵墓的工作。中山国都城遗址西部王陵区航拍 图源/《中国手作 金艺呈瑞》李学勤、陈应祺等专家向河北省文物局汇报了这一情况后,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