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口区,原青岛市辖区。1951年由四沧区析置。1994年撤销。沧口之名,明代就有了。原名为“海沧”,意思是河海交汇之处。后来,“沧口水道”的繁衍,使这里逐渐成了胶州湾的一个货运码头,沧口也是“海沧口”的简称。青岛市沧口区位于青岛市区最北端,东与崂山县李村镇接壤,西濒胶州湾与红岛隔海相望,南靠四方...
价格十分便宜,于是有些经营车行把“轿车”改造,拆去原来的两排座椅,改为三排,后两排各坐三人,司机旁坐一人,一车就可坐七位客人,如同今日“小面包”车,经营市区至沧口的公共交通,市区的车站恰巧在沧口路上,流水发车,人满即发,这时再去沧口就方便了许多。
1935年出版的《青岛名胜游览指南》在介绍沧口时这样写道:“沧口位于市区之北、李村之西……自台东镇至四方以达沧口,悉为工场荟萃之区,以棉纱厂占大多数。胶济铁路由此傍海蜿蜒而北,本市自来水厂之白沙河、李村、海泊河三水源地,悉在区内。故交通之繁盛,甲于...
沧口的来历 “沧口”之名,由“仓口”演变而来。据考证,明朝万历年间,即墨县令许铤在《地方事宜议》中提出,即墨地瘠民贫,宜开放海口,进行南北海上贸易。于是在即墨境内开放了青岛口、金家口、女姑口、沙子口和仓口。那时崂山道院上下清宫自海西购进粮食均在现在的沧口沧台路南端的海口装卸,因购进量较大...
青岛市李沧区的“沧口大庙”是明真观的俗称,对上些年纪的青岛人,尤其是沧口人来说,这个名字应该是记忆犹新。作为重要的文化遗存,亦是故里寻根乡俗延续所在。 沧口大庙一殿,供奉着弥勒佛 大家好!我是风物志晓松,前些天我带着大家看了565年的会前村遗址和400多年的板桥坊村,今天带着大家到“沧口大庙”看看去。
11\ 老式桃酥 / LAOCANGKOU 在沧口人的回忆里,老式桃酥总能占据其一。其用料讲究、制作精良,老少咸宜,深受人们喜爱,如今还研发出了的木糖醇款,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减肥人士都可以放心品尝。12\ 无水面包 / LAOCANGKOU 经典牛奶拉丝老面包,是李沧人的早餐必备。云朵般的触感,一撕开就被蛋香俘获,轻轻一按...
这片海边就是原来的沧口海水浴场。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摄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摄 沧口海水浴场发源于 沧口海边的一处“海池子”,这座池子早先是20世纪20年代 日资纱厂发电厂的冷却水池。20世纪60年代,政府在这附近建立了海水浴场,那时一度成为了沧口居民 洗海澡的好去处。沧口海水浴场曾经的办公楼。资料图片...
一年又一年,不变的是老味道,元旦假期还有1天,不如陪着家人去老沧口走走,尝尝那些记忆里的味道。 · 传说中的三大楼 ·『 三盛楼 』 © | 青岛美食团 百年老字号的三盛楼创于1913年,与春和楼、聚福楼并称为岛城三大楼,其寓意是“人气盛、买卖盛、财源盛”,是李沧区唯一具有百年历史地位的老字号饭店...
沧口公园、国税广场:青岛够级高手,大都藏在这儿了 沧口公园是青岛“够级发源地”,在永平路-兴华路一带,面积非常大,是附近居民乘凉纳闲、锻炼身体的“后花园”。国税广场在沧口公园对面,面积不大,但因为有亭台桌椅、绿植遮阴等优势,帮沧口公园分担了一部分够级爱好者的场地需求。永安路小吃街:不可错过的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