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沥青浸渍剂20世纪80年代以前生产炭素制品,黏结剂与浸渍剂大多都使用同一种煤沥青,只是用于浸渍的煤沥青软化点较低。煤沥青中的喹啉不溶物含量一般在4%~ 12%之间,一些国家采用特制的喹啉不溶物含量低于0.5%的煤沥青作为浸渍剂,没有喹啉不溶物或较低的喹啉不溶物。特别是当浸渍沥青含有喹啉不溶物时,沥...
浸渍沥青是指用于浸渍炭素制品的沥青,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制品的孔隙率,提高体积密度,从而达到不渗透的目的。浸渍沥青通常使用煤沥青,有时也会使用石油沥青或合成树脂。浸渍沥青的特性对其浸渍效果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积密度:影响浸渍沥青的填充效果。2、黏度:黏度是测量浸渍沥青流动性的指标,也是...
浸渍沥青是一种将沥青加热熔化后,与一定比例的改性剂、填充料等混合搅拌成均匀的混合物,用于浸渍、涂覆或粘结各种材料,以增强其防水、防腐、绝缘等性能的功能性材料。浸渍沥青主要由沥青、改性剂和填充料等组成。其中,沥青是一种由石油残渣经氧化而成的黑色树脂状物质,具有较高的粘度和防水性能;改性剂则可以...
根据国家标准,浸渍沥青的性能要求包括表观密度、软化点、延度、拉伸强度和耐寒性等。其中,表观密度和软化点是最基本的两个性能指标。 表观密度是指浸渍沥青在25℃下的质量除以体积得到的数值。国家标准规定,纤维增强型浸渍沥青的表观密度应在1.13~1.20g/cm³之间,非纤维增强型则应在1.0~1.10g/cm³之间。 ...
浸渍沥青是指通过将天然沥青或人工合成的沥青,与特定的聚合物进行混合,然后将其涂敷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防潮性,能有效地保护底层材料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二、生产过程 浸渍沥青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选择合适的沥青和聚合物作为原料。2. 将沥青和聚合物按照...
浸渍沥青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目视检查 目视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测方法,通过观察浸渍沥青的外观来判断其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如裂纹、气泡或剥落。2. 粘度测试 粘度测试是评估沥青流动性的关键方法。使用粘度计测量沥青在特定温度下的流动性,以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3. 渗透度测试 渗透度测试用于...
根据国家标准,浸渍沥青的性能要求包括表观密度、软化点、延度、拉伸强度和耐寒性等。其中,表观密度和软化点是最基本的两个性能指标。 表观密度是指浸渍沥青在25℃下的质量除以体积得到的数值。国家标准规定,纤维增强型浸渍沥青的表观密度应在1.13~1.20g/cm³之间,非纤维增强型则应在1.0~1.10g/cm...
浸渍沥青:浸渍沥青主要来源于石油。它是石油在炼制过程中的一种产品,是对石油减压渣油等原料进行深加工而得到的。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通过对原油进行常减压蒸馏后,对得到的渣油进一步处理,可生产出浸渍沥青,其生产过程和石油沥青类似。煤沥青:煤沥青是煤焦油加工过程中的主要产品。煤焦油是煤炭干馏时生成的黑色...
浸渍沥青是一种用于路面铺设的沥青材料,它是通过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将石油沥青溶解于溶剂中,然后浸渍到矿物骨料表面形成的。浸渍沥青的制备过程十分关键,通常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溶剂的选择:浸渍沥青的制备过程中,溶剂的选择对最终产品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