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村,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下辖村,位于石碣镇西南部,距镇政府3.5千米,面积0.52平方千米。东邻新村,西与鹤田厦村相连,北接横滘五村。相传清末,东莞茶山增埗有部分姓卢的村民在东江下游河畔以放虾笼为生,后在东江河边的一块沙洲上定居而形成,取名沙洲。该村地处东江南支流北岸,为东莞市水乡地区。清末,...
位于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的沙洲村,是徐解秀与三位女红军“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如今,这里正在书写“一村富”带动“共同富”、以“一域红”带动“全域旺”的新时代“山乡巨变”。资源环境条件优、产业发展基础好、融合发展潜力大的环沙洲区域,以沙洲村为龙头,统筹推动环沙洲区域沙洲、快乐、五一、韩田、秀...
郴州市派驻沙洲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谭诗华。“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思考,游客来到沙洲村,到底能带走什么。”郴州市派驻沙洲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谭诗华坦言,近年来,沙洲村在持续引导村民围绕红色、绿色、古色“三色”资源做文章,古色这块一直是个薄弱点。如何把长板做强,把短板拉长?
2024年11月,“半条被子”故事流传了90年。沙洲村以民心为经、以民生为纬,编经织纬绣好“半条被子”故事新图景。幸福接踵而至 三名红军“小姐姐”与房东徐解秀母子,五人横着同卧一床。90年前,红军夜宿沙洲,定格一个抱团取暖的“名场面”。“床上那位小男孩,是我父亲朱中武。”徐解秀长孙朱分永打开记忆闸门...
沙洲村是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东美片区下辖村,行政区划属于角美镇,在九龙江中下游,共有863户2900人。历史沿革 沙洲村,宋属漳州龙溪县永宁乡海洋上里二十八都。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境地属漳州府龙溪县二十八都澳头社。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境地属漳州府龙溪县二十八都澳头保。民国二十八年,境地属...
沙洲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陶山镇,地处陶山镇南部的沙洲村,户籍人口3725人,共910户。经济 温莪术(温郁金)是沙洲村的特产,沙洲共有5家温莪术合作社,种植总面积达1200余亩。温莪术每亩收入约1万元。同时对土地流转、合作社管理、农民的思想工作方面,都在推进中。沙洲还将引进高端锦鲤‘示范养殖+观赏+销售+...
今天的沙洲村,依然保留了徐解秀老人的故居 还建起了“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吸引了几百万的游客来到这里 其实,在沙洲村,人们向来都秉持着与人为善的原则 秉持这份传统,沙洲人在互帮互助中走到了今天 越来越多的瑶族青年返回家乡,建设家乡 今天的沙洲村,被大片果林环绕,馥郁的果香飘满整个村庄 八方游客...
沙洲村是红军长征路上“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经沙洲瑶族村,3名女红军借宿村民徐解秀家,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徐解秀。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作为徐解秀老人孙子的朱小红夫妇,十年前仅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增收,经年累月...
年逾五旬的朱小红,是“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孙子,也是沙洲村第一个开土菜馆的人。他说:“餐馆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接待了20多桌客人,加上在村里担任保安队长拿的工资,去年家庭总收入达30多万元。”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外来媳妇”朱晓英开起了4家店;直播带货“网红”黄青回到了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