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县,位于湖北省中部的江汉平原,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地区。它南临长江,北依汉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武汉和荆州的重要枢纽。📜 历史沿革: 沔阳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旧称是沔阳。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沔阳县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仙桃市,但它的历史和...
沔阳县由云杜(县治今剅河附近)析置。1986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沔阳县,设立仙桃市。 勉县,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素有“西北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勉县历史遗迹丰富,文化积淀厚重,以定军山、天荡山、武侯墓(祠)为代表的两汉三国文化遗迹驰名中外。 西汉初,由褒县划出外河坝以西部分地建沔阳县。
沔阳读法为:[miǎn yáng]。仙桃原名沔阳,是湖北省江汉地区三个直管市之一、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亚洲体操之乡。仙桃位于湖北省中部的江汉平原,东南临长江,北临汉江,幅员面积2538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2°55'—113°49'、北纬30°04'—30°32',仙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湖北省沔阳县地名志》是沔阳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纂的地方志。内容简介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沔阳县行政区划及居民点、各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和自然地理实体等。作品目录 封面 湖北省沔阳县地名志 前言 图片 驻仙桃镇大新正街14 沔阳剧场 沔阳县地图 县直机关示意图 目录 沔阳县概况 沔阳县沿革 图例 行政区划及...
沔阳县历史上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各领风骚,为各自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政治领域,元末农民军首领陈友谅,曾建立大汉政权,他的陵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附近;明朝时期,有知淮安府的陈文烛,与吴承恩有着深厚的友谊;明朝万历年间,费尚伊以进士身份任职陕西按察使。清道光年间,陆建瀛考中进士,担任...
《沔阳县民族志》是中共沔阳县委统战部编纂的地方志。内容简介 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结合而拥有众多人口的国家。各族人民在创造和发展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过程中,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中国。元、明以来的六百年间,先后进入我县的回族、蒙古族、满族等兄弟民族,同汉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开发了所在地带。他们在斗争中求生存,...
而在1952年4月8日,县治又从沔城迁往了仙桃,这一系列的变化为仙桃市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986年5月27日,仙桃市正式挂牌成立,其行政区域范围与原沔阳县保持一致。同年10月20日,在沔阳剧场隆重召开了仙桃市成立大会,全市各族各界人士以及广大市民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
历史地名> 沔阳县 ①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勉县东旧州铺。北魏属华阳郡。隋开皇三年(583)废。 ②南朝梁天监二年(503)置,属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南。《元和志》卷21复州沔阳县:“本汉云杜县地,梁天监二年分置沔阳县,即今县东三十里沔阳故城是也。”西魏末废。
沔阳县现在属于湖北省直辖,为仙桃市。以下是详细说明:历史沿革:沔阳一般指现在的仙桃市,拥有1500多年建制历史。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们在沔阳这块土地上开拓生息。传说大禹治水时,沔阳在九州之一的荆州域内。行政区划变更:民国元年,改沔阳州为沔阳县,属湖北省江汉道。民国十六年,撤销道制,沔阳县...